以色列要斬首哈梅內伊,被特朗普一票否決,美以這是要分道揚鑣?

以色列真要把事情做絕瞭嗎?以色列表示已經制定瞭一個能將哈梅內伊斬首的計劃,但被特朗普直接否決瞭。

美以雙方這是要分道揚鑣,各走各的瞭嗎?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在6月13日,以色列空襲伊朗後,兩國之間的沖突就在互相襲擊中進一步的升級瞭。

而以色列在這時,卻宣佈制定瞭一個能徹底擊潰伊朗的計劃。

當地時間6月15日,據路透社報道,以色列在這幾天通知瞭美國,表示他們已經制定瞭一個,能直接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斬首”的可信計劃。

但此計劃一經送達,就直接被美國總統特朗普否決瞭。

而特朗普否決的原因也很簡單,他隻是想和伊朗簽下相關協議,並不想讓這件事爆發成一場更廣泛的沖突。

畢竟如果將哈梅內伊斬首的話,那麼伊朗不僅會對以色列發起更加猛烈的打擊,美國也會被牽扯到其中,而中東地區的穩定性也會被徹底打破。

美國總統特朗普

所以特朗普為瞭不讓這種局面出現,直接駁回瞭以色列的這一計劃。

而以色列為什麼會制定這一計劃呢?畢竟如果真的將哈梅內伊斬首的話,那麼以色列不也會遭到最猛烈的報復嗎?

這裡面更深層次的原因,跟以色列和伊朗之間長達46年的矛盾,以及內塔尼亞胡在國內岌岌可危的政權,有著離不開的關系。

自從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以色列和伊朗的關系就已經開始惡化瞭。並且後期因為核問題,雙方的矛盾也得到進一步的激化。經過幾十年的摩擦升級,以色列和伊朗終於在6月13日,爆發瞭兩國之間最激烈的沖突。

而在這次的沖突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肯定包含以色列的總理內塔尼亞胡。

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

畢竟在這場沖突中,內塔尼亞胡不僅暫時擺脫瞭自己因為多起腐敗案件,對自己聲譽以及公眾信任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並且他還能通過這次軍事行動,凝聚以色列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爭取右翼選民的支持,從而達到轉移國內的政治危機的目的。而且由於內塔尼亞胡的執政聯盟內部存在分歧,所以在這次沖突過後,內塔尼亞胡還能在後續的政權博弈中,占據更多有利地位。

而在這次的軍事沖突中,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打擊,還能讓其他國傢看到以色列的強大軍備實力,從而確保以色列國內軍火訂單的穩定性,以色列國內的經濟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和保障。

以色列軍備實力

綜合以上種種,以色列制定這一計劃肯定是利大於弊的。

畢竟斬首哈梅內伊的話,雖然會遭受伊朗的猛烈報復,但伊朗在失去哈梅內伊這一最高精神領袖、實際上的國傢元首和軍事統帥的話,那麼伊朗國內短期內勢必會失去方向。

那麼以色列也能趁此機會,再次對伊朗發起致命襲擊。而伊朗在經歷多次打擊後,對以色列也造成不瞭太大威脅瞭。

所以內塔尼亞胡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也沒有直接回答白宮是否拒絕瞭斬首哈梅內伊的計劃。

美以關系

但從特朗普駁回內塔尼亞胡的計劃來看,美國和以色列在這方面出現瞭明顯分歧。

如果以色列真的直接越過美國執行這一計劃的話,那麼以特朗普睚眥必報的性格,以色列肯定會遭到美國的報復。

所以以色列在美國的制衡下,執行這一計劃的概率還是微乎其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