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在網上走紅的肥娟夫婦,最近再度引起瞭大眾的爭議。主要是因為兩人從爆紅到現在,竟然開始去帶貨瞭。
想一想很多網紅為瞭錢割粉絲韭菜的行為,很多人覺得當初的誇贊和支持都喂瞭狗。肥娟夫婦因為真誠而走紅,如今卻選擇瞭帶貨這條路。

那麼他們究竟為什麼會發生瞭這樣的轉變呢?
從鞋店到小吃其實這件事很多人都是聽過的,在當時還被人民日報采訪報道。
肥娟夫婦本來在廣東一所小學附近開瞭傢鞋店,因為店裡放瞭一臺很大的電視機,很多小學生在放學後都會進來看電視,一直等到傢長來接。

夏天天熱有空調,下雨有躲避的空間,甚至丟東西瞭還能在店裡找回來,再加上電視,對小學生來說簡直是特攻。
然而雖然學生經常光顧,但這是一傢鞋店,小朋友也不會獨自買鞋,因此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為瞭維持這傢店鋪,丈夫每天都去兼職卸貨補貼傢用。

最後到去年年末,兩人終於堅持不住要關閉店鋪瞭。但在小學生的建議下,他們又開瞭一傢小吃店。而他們開開心心閉店的視頻,也直接被全網轉播。
要我說,在小學門口開什麼鞋店啊,就得開小賣鋪賣文具和零食、小吃,這樣才能獲得小學生青睞啊。不過之前他們一傢鞋店,能贏得小學生的喜愛,也著實不容易。

之後,肥娟小吃店開業後,因為熟悉的老板和價格極其便宜的小吃,瞬間迎來瞭大量學生消費。在如今時代能夠維持一兩塊錢的價格,著實不容易瞭。
緊接著,他們店裡還換瞭一臺大電視,方便小學生觀看,開店第一天就入賬七百元,之後流量穩定後,即便是放寒假,也能維持在兩千元左右。這對夫妻兩人來說無疑是大成功。

此外,自從得到瞭大傢的關註後,他們的直播間也有百萬粉絲,一天光是各個品牌的打賞都能高達三十萬。
然而夫妻兩人面對這潑天的財富,還是守住瞭本心。他們撤掉瞭給他們高額打賞的牌子,因為沒有帶貨效應,各個品牌也減少瞭打賞。而那些品牌方的贈品,他們也捐贈給福利院瞭。

而對於一些品牌的合作和直播帶貨的邀約,兩人也直接拒絕,哪怕其高達六位數。
他們直言不想賺大傢的錢,不過要是一些有錢的願意刷禮物,他們也不會反對,畢竟還要賺錢養傢的。

這對夫妻始終以誠摯的心來面對大傢,即便有瞭極高的流量,也見識到瞭大錢,可在面對自己的伯樂小學生時,他們卻和往常一樣,依舊和小孩子們打成一片。
即便店裡很多已經吃完的小學生因為電視賴著不走,他們也不會驅趕。在放假時,他們還會給小學生們發放糖果,如果有人拿著獎狀過來,他們也會給多一點。

在日常生活中,有小學生說自己數學考瞭9分能不能鼓勵一下,夫妻也會非常友善地進行回應。可想而知,他們完全是小孩子心裡的完美大人,是可以傾訴和尋求幫助的人。
如果小學生受傷瞭,或者心情糟糕,兩人也兼顧幫忙處理傷口和給予正向反饋。也正是因為這種真誠和善良,他們才取得瞭這樣的成就。

因為兩人火瞭,生意也火瞭,整條街的流量都被他們帶瞭起來。
其店門口重修瞭路,附近的住戶看到這麼多人後,也在邊上擺起瞭小吃攤,糖葫蘆之類的、豬腳飯、牛雜飯之類的,而他們的價格也維持在五元以下,十分受小學生的認可,也賺瞭很多錢。

肥娟夫婦在當時還獲得瞭當地文旅的認可,被聘請為遂溪的“文旅推薦官”,雖然為期隻有一年,但對網紅和小吃店來說,也是一個瞭不得的成就,而這也正因為他們守住本心的選擇。
不管是從小孩子還是大人,大傢都對肥娟夫婦十分信任,這也是人間真情的回報。
然而近段時間以來,兩人卻又陷輿論風波,被大眾認為是失去瞭本心、違背瞭當初的誓言。

在四月底,肥娟夫婦進行瞭第一次帶貨,品牌為歐亞牛奶。憑借他們的名氣,歐亞迎來瞭一個月裡銷售最高的場次,銷售額高達50萬以上。
雖然帶貨非常成功,但兩人自此陷入瞭輿論風波。但兩人當時回應說,他們和品牌其實並沒有簽合同。

在此之前,他們認為直播帶貨有很高的抽成,卻表面對粉絲說把價格打下來,這顯然是一種畸形的生態。然而他們帶貨前去看瞭工廠,給大傢推薦好東西,並且讓品牌看著給提成,即便不多也可以。
到五月底,他們又在當地網信辦的邀請下,再次開始帶貨,目標是賣掉當地村鎮的農產品荔枝。

本來助農的行為是好的,不會引發那麼大的爭議,然而他們帶的荔枝卻高達22.5塊錢一斤,這對於水果來說,可謂價格高昂。
這種情況也讓所有人都認為,他們也踏上瞭很多網紅的後路,開始賺起瞭黑心錢。

但肥娟的丈夫回應說,他們的產品是精選的好荔枝,再加上為瞭保證新鮮,需要迅速降溫包裝,然後用空運的方式送到各個地區,這種方式的成本並不低廉,因此荔枝價格偏高,完全是運輸成本的問題。
而且兩人並沒有抽成,完全是出於幫忙的心態。為瞭讓消費者不再承擔損失,他們還承諾如果不滿意的話,他們可以自掏腰包退款。
此言一出,兩人再次獲得瞭大傢的信任。

然而6月14日,他們再次帶貨鴻星爾克,直接將其銷量沖上瞭運動服裝榜首。這完全是妥妥的帶貨行為。於是大傢再次開始罵人瞭。
沒辦法,兩人第二天就回應說,自己確實想賺錢,其實是想讓小店維持下去,也是為瞭傢庭的生計。之前大火時賺的錢都拿去換鞋店時期的負債瞭,並沒有剩下多少。

事實上,這樣來來去去,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當初承諾不帶貨,現在被大眾指責,也完全是當時話說的太滿瞭,因此很多網友都不會買賬。
不過如果他們能夠踏踏實實地營業,認認真真地選品,不頻繁消費自己的人氣,或許還能繼續之前成功帶貨的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