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上次通話不到半個月,特朗普收到瞭普京來電。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當地時間6月14日,也就是特朗普79歲生日當天,他接到瞭來自普京的一通電話,而這也是特朗普上任以來,兩人第五次通話。
據悉,特朗普和普京此次通話的時長為50分鐘,鑒於當前伊朗和以色列的沖突局勢,通話中,普京除瞭向特朗普送上生日祝願,傳達瞭願意和烏克蘭進行新一輪談判的信號外,兩人重點就此次以伊沖突進行瞭討論。
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表示,普京在通話中向特朗普通報瞭13日,俄羅斯和伊朗、以色列的情況,對以色列襲擊伊朗的行動表示瞭譴責,並強調現在的當務之急是防止沖突升級,且俄羅斯願意在以伊之間斡旋。
對此,特朗普表示,他的意見和普京一樣,都認為這場以伊沖突應該結束。
之後,當地時間6月15日,特朗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願意讓普京擔任這次以伊沖突的調解人。
眾所周知,特朗普非常熱衷於營造自己“和平使者”的人設,除瞭俄烏戰爭,不久前印巴出現沖突時,他還放話願意介入調解。
那麼,此次以伊沖突特朗普為何不自己上,反而願意讓普京做調停人?

首先,相較於美國,俄羅斯和伊朗的關系更好,且和以色列也能說得上話。
作為以色列長期的堅定盟友,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都給予瞭以色列大力支持,從某種程度上講,以色列此次對伊朗的軍事行動離不開美國的默許。
6月13日,也就是在以色列襲擊伊朗當天,特朗普曾明確告訴媒體,襲擊發生前,他和他的團隊就知曉瞭以色列的計劃。
尤其按照原計劃,6月15日,美伊要進行第六輪核談判,在這個節骨眼,特朗普明知以色列行動卻不阻止,種種跡象都表明,對於以色列此次襲擊,美國持縱容態度。
也正是因此,即便13日當天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就放話美國沒有參與襲擊,甚至15日特朗普也親自發聲,撇清美國和此次襲擊的關系,伊朗依舊認為美國是以色列的“幫兇”。
6月14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明確表示,伊朗當前首要任務是“反擊侵略”,並稱與“幫兇”對話“毫無意義”。
說白瞭,伊朗現在根本不想和美國交流,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特朗普有心調停,也沒有他施展的餘地,自然隻能把“調停人”的位置給俄羅斯。
其次,特朗普在美國國內面臨困境,分身乏術。
近日,有媒體發佈爆料,在以伊沖突問題上,特朗普支持者內部存在明顯分歧。
認同“美國優先”這一理念的支持者,普遍反對美國公開支持以色列;而共和黨中的建制派則支持政府為以色列站臺,甚至介入沖突。
所以,在特朗普公開誇贊以色列對伊朗的襲擊“非常出色”後,有部分支持者批評特朗普辜負瞭他們的信任。
而除瞭支持者內部,美國社會也不太平。

大傢知道,因為特朗普強硬的移民政策,美國被譽為“天使之城”的洛杉磯,已經亂瞭一段時間,且騷亂已經出現瞭蔓延趨勢。
與此同時,就在6月14日,也就是特朗普和普京通話當天,因為不滿特朗普實施的一系列政策,美國費城、芝加哥、舊金山等數百座城市,同步爆發瞭約2000場反特朗普的示威遊行。
這也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美國爆發的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一次示威遊行,參與人數高達數百萬。
從支持者內部到整個美國社會,特朗普正在經歷一場民意反彈,在這種情況下,相較於斡旋國際沖突,特朗普更需要將精力放在國內,穩住自己的基本盤。
此外,普京此時提出介入斡旋,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給瞭特朗普一個緩解美伊以緊張關系的臺階下,有助於避免美國被進一步拖入沖突,減輕外交壓力。
同時,如果普京能成功調解沖突,穩定中東局勢,美國或許也能借此重啟與伊朗的談判,緩解國內對其外交政策失敗的指責,為自己爭取一定政治利益。
當然,鑒於伊朗和以色列積怨已久,背後又牽扯多方利益,普京的調解之路,註定充滿荊棘。
#特朗普為何警告伊朗不要對美國動武##伊以沖突普京特朗普都準備介入##伊朗絞死一名摩薩德間諜##以總理:伊朗朝我臥室發射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