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蘇聯還沒在電視上宣佈解體,佈什就已經知道瞭全部流程。早前,戈爾巴喬夫撥通瞭白宮的電話,全程通報安排連核武器交接對象都提前說明。
這個決定沒有任何保密,沒有任何猶豫。他不是通知國傢安全委員會,不是召開最高蘇維埃,而是把“蘇聯最後的權力交接”直接講給瞭華盛頓。

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撥通瞭電話。對象不是蘇聯議會,而是美國總統喬治·佈什,並且把蘇聯的情況盡數相告。
他在電話中明說:“兩個小時後,我將在電視臺發表講話。屆時,我將正式辭去總統職務。核武器使用權將由俄聯邦總統接管。”
這通電話成為蘇聯解體前“最早的國傢級通報”,從講話前的時間節點推算,這通電話發生在當晚六點前。這場“告別電話”不僅提及瞭政權交接,還提到“讓美國安心過節”。

確定要解散蘇聯後,戈爾巴喬夫第一件事是打聽別墅能否保留,退休金是否到賬。作為領導人,最關心的問題本該是國傢統一、體制安排,可他心中隻有個人資產保障與傢庭生活穩定。
戈爾巴喬夫與西方關系密切早有跡象。1989年柏林墻倒塌後,他未作任何軍事幹預,直接放棄東歐控制權。
此後,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歐洲多項政治獎項。1991年,其傢庭賬戶已存入百萬美元以上外匯,其夫人賴莎以三百萬美元出版名為《沉思》的圖書。
所以,後來有人指出蘇聯解體不是源自經濟瓦解,而是“高層配合轉型”。戈爾巴喬夫的這通通報,不僅是一個電話事件,它是“政策交割”的操作起點。

兩國元首通話卻沒有經過內部審批,沒有國會記錄,沒有政令程序。這種操作方式,標志著國傢主權在內部分崩離析的前提下,進入瞭由外部接受通知的階段。
從這一刻開始,蘇聯的核心權力不再是國傢法定程序,而是總統個人決策行為向外界主動傳達。
蘇聯民眾全程被動接收國傢滅亡信息當晚八點整,莫斯科電視臺畫面切換。戈爾巴喬夫身穿黑色西裝,出現在人民電視前,他拿出一封紙質聲明,開始讀辭職信。
講話中,戈爾巴喬夫感謝改革者、感謝國際支持、感謝合作力量,卻沒有提及公民身份處理,沒有交代國傢統一方案,沒有宣佈未來政府架構。他隻說瞭一句:“我走瞭,你們各自發展。”
他宣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不復存在,他也將辭去總統職務。十分鐘的演講中,鏡頭固定,講話沒有轉場,沒有暫停;結束後,畫面直接回到原定節目。

蘇聯就此正式解體,結束六十九年國傢歷史。此事沒有通過任何人民代表機構,沒有舉行全民說明會議,沒有任何法理儀式。
電視講話前,沒有任何預告,人民從未被告知國傢將於今晚消失。十五個加盟共和國中,有十一國已於數日前簽署脫離協議,但中央未對全國廣播任何“解體消息”。
講話結束後,克宮的紅旗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三色旗。全國范圍開始靜默,當夜凌晨,地方行政系統接到來自俄羅斯聯邦的“接管指令”:辦公樓換牌,軍區轉隸,外交單位上交印章。
此後五天內,超過六十傢蘇聯中央機構宣佈“清算完成”,不再履行職能。外交部、國防部、情報機構、經濟委員會、通訊署等集體關門,電文通告隻列一句:“原組織已終止”。

而民眾的反應則高度分裂:大批市民前往列寧墓前獻花,也有市民撕毀身份證,自制俄聯邦標識。
電臺收到超過五萬條聽眾留言,最長的一條留言持續三分鐘,內容為:“我已經不是蘇聯人,我不知道我是誰。”電視講話終結瞭國傢,也終結瞭人民的統一身份。
蘇聯崩潰之路追溯蘇聯的解體,不得不提1990年3月的全民公投,然而那一次的結果顯示多數支持保留聯盟體制。
隻是很遺憾從1990年起,中央權力持續衰減,地方行政系統逐步分裂。民族精英與地方政府取得財政與軍警控制權,中央政府逐步成為象征性機構。
蘇聯成立於1922年,憲法明確各加盟共和國有主權,民族自決成為建國基礎。

但中央實際實行高度統一計劃經濟與文化管控,長期壓制民族自治,導致地區認同逐步疏遠,民族沖突頻發。
1985年戈爾巴喬夫提出改革,但沒有同步構建穩定轉型機制。“公開化”暴露社會矛盾,“重組”破壞經濟結構,國傢治理邏輯崩解,社會運行成本上升。
經濟體系瓦解後,各共和國斷絕合作,能源斷供、財政脫鉤、物資封鎖成為常態。
1991年,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國領導人繞過中央協議,組建“獨立國傢聯合體”,該組織實際上成為蘇聯替代體。

政治體系解構速度遠超改革預期,蘇共中央地位喪失,各級黨組織拒絕執行中央指令。1991年夏,葉利欽退出蘇共,成為公開挑戰中央權威的標志人物。
此時的蘇聯意識形態空轉,國傢認同崩潰。從“工農聯盟”到“自由市場”,從“社會主義國傢”到“民族共和國”,蘇聯在五年內經歷三次合法性轉換,每次都沒有完成落地。
最終結局由精英主動推動完成。共和國領導人共同簽署協議,宣佈退出聯盟。蘇共中央沒有對協議提出反對,也沒有嘗試組織中央會議。
參考資料:蘇聯的最後時刻.history.2016-12-21
蘇聯解體的原因與後果.西伯利亞研究.2006
在宣佈蘇聯解體前兩小時,戈爾巴喬夫就已經打電話向美國總統佈什做瞭匯報!.紅色文化網.202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