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毅元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傳奇人物,1972年1月6日,他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0歲。他的離世讓很多人扼腕嘆息,可誰也沒想到,13年後,也就是1985年,一個來自江西的普通農婦會站出來說:“我是陳毅的妻子。”這件事在當時掀起瞭不小的波瀾。更讓人意外的是,全國婦聯主席蔡暢聽說瞭這件事後,情緒激動,要求組織對這個農婦“適當照顧”。這個農婦叫賴月明,她的故事跟陳毅和蔡暢牽扯出一段塵封多年的革命往事。

賴月明,原名賴三嬌,1914年農歷七月生在江西興國縣白石村。那時候的農村,日子過得苦,她傢也不例外。賴月明的爹叫賴來義,年輕時是個私塾先生,多少有點文化,可傢裡還是窮得叮當響。她娘去世後,賴來義為瞭排解苦悶,染上瞭鴉片癮,把傢裡僅有的那點傢底都抽沒瞭。到瞭賴月明14歲,實在揭不開鍋瞭,賴來義一狠心,把她賣到鄰村姓謝的人傢當童養媳。

當童養媳啥滋味?吃不飽飯是常事,還得幹一大堆臟活累活,跟丫鬟沒啥區別。那年月,這種事挺常見的,可賴月明不是那種逆來順受的人。她心裡憋著一股勁兒,想翻身,想過上好日子。1929年春天,紅軍打進瞭興國縣,建立瞭蘇區,賴月明覺得機會來瞭。她偷偷加入瞭當地的婦女改善委員會,開始跟著幹革命。那時候她才15歲,幹得特別賣力,很快就當上瞭婦改會的主任,還給自己改瞭個新名字——賴月明,意思是迎接新的生活。

1932年,賴月明被組織送到瑞金師范學習,後來又被調到江西省委,幹起瞭團省委兒童局的活兒。她年輕,肯吃苦,工作做得有聲有色。那會兒,她還認識瞭江西省委組織部長蔡暢。蔡暢是婦女運動的大人物,對賴月明挺照顧,工作上提點她,生活上也關心她,兩人關系處得不錯。這段經歷,算是賴月明從農村丫頭變成紅軍戰士的起點。
陳毅和賴月明的婚姻:革命裡的短暫緣分

賴月明跟陳毅是怎麼認識的?這事兒還得從1932年說起。那年,賴月明在一次慰問演出裡跟人搭檔唱山歌,嗓子好聽得很,臺下的人拍手叫好。演出完,她聽說帶頭喊“再來一首”的領導就是陳毅。當時的陳毅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紅軍的大將,聰明能幹,會打仗還會寫詩。不過,他剛經歷瞭一場打擊——1931年,他第一任妻子肖菊英被國民黨騷擾,投井自殺瞭。陳毅心裡難受,人也瘦瞭不少。

蔡暢看陳毅這樣,心裡挺著急。她跟丈夫李富春合計,想給陳毅找個伴兒。她覺得賴月明挺合適,長得俊俏,性格也好,工作還踏實,就跟李富春一起勸陳毅。可陳毅一聽就擺手,說自己忙著打仗,革命隨時可能沒命,不想連累別人,還打趣說:“你們這是硬塞媳婦給我啊!”蔡暢見他不肯,也沒再勉強。

不過緣分這東西,擋都擋不住。沒多久,賴月明跟人打乒乓球,陳毅路過看瞭幾眼,誇她球打得好,還開玩笑叫她“田螺姑娘”。賴月明以為這是罵她,氣得回瞭一句“四川佬”。這事兒鬧瞭個小誤會,陳毅趕緊解釋,說“田螺姑娘”是誇她聰明能幹。誤會解開瞭,兩人慢慢熟絡起來。蔡暢和李富春一看有戲,又推瞭一把,陳毅終於動瞭心。

陳毅跟賴月明表白的時候,她其實挺猶豫。她覺得自己是鄉下丫頭,沒啥文化,跟陳毅這種大人物比差遠瞭,心裡有點自卑。陳毅看出來瞭,安慰她說,革命不分高低貴賤,大傢都是為老百姓奮鬥的,哪來的嫌棄?賴月明被他的真誠打動,加上蔡暢也在旁邊勸,她就點瞭頭。1932年重陽節,兩人在瑞金結瞭婚,婚禮簡單得很,沒啥排場,就是革命戰友們聚一塊兒祝福一下。

婚後日子不輕松,陳毅忙著帶兵打仗,經常不在傢,賴月明就留在團省委幹活。夫妻倆聚少離多,但感情挺好,互相支持,一起為革命出力。那時候,誰也沒想到,這段婚姻會因為戰爭變得那麼短暫。

分離:戰爭把他們拆散瞭

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沒打贏,中央紅軍隻能撤退,開始長征。陳毅腿受瞭傷,走不瞭遠路,就被留下來在江西打遊擊。賴月明被安排去做掩護工作,幫大部隊轉移。分開前,陳毅拉著她的手說:“你一定要活著,我會回來找你。”賴月明忍著淚答應瞭。可惜,戰爭哪有那麼多圓滿。
1935年春節後,情況越來越糟,有人叛變投敵,帶著國民黨兵到處抓人。賴月明跑回老傢白石村躲起來。她爹賴來義那時候當瞭保長,為瞭護她,對外放話說賴月明跳井死瞭。她隻能藏起來,後來在爹的安排下,嫁給瞭一個鞋匠,過起瞭普通日子。

陳毅那邊也沒好到哪去。他帶著遊擊隊東躲西藏,幾次派人找賴月明,可聽到的都是她死瞭的消息。1937年,國共合作抗日,陳毅去南昌談判,特意在興國停瞭一天,想打聽她的下落,結果還是聽說她1935年跳井自盡瞭。陳毅信以為真,心裡難受得不行,還寫瞭一首《興國旅社》,悼念這個“犧牲”的妻子。

賴月明嫁給鞋匠後,生瞭個閨女,可鞋匠出去做生意時病死瞭。後來,她又嫁給一個殘疾紅軍,生瞭一兒一女。日子苦是苦,但她沒忘過陳毅,也打聽過他的消息。有人說他死瞭,有人說他被抓瞭,她爹也說陳毅沒瞭。時間長瞭,她也就死心瞭,覺得自己跟陳毅這輩子沒戲瞭。

賴月明後來的生活:知道陳毅活著卻沒聯系

1956年,賴月明帶著孩子去商店買東西,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一張照片,是陳毅副總理接待外賓的。她盯著那張臉看瞭半天,眼淚一下就下來瞭,嘴裡念叨:“陳毅哥還活著!”她終於知道陳毅沒死,可她沒去找他。她覺得自己已經有瞭新傢庭,有孩子,不能再打擾陳毅的生活,就把這份心思壓在瞭心底。

1969年,有幾個解放軍戰士找到賴月明傢,說陳毅現在過得挺好,有瞭新妻子和孩子,他們的過去就過去瞭。賴月明聽瞭沒多說,隻拜托他們帶封信給陳毅。可惜,這封信最後也沒送到。原來,陳毅在抗戰時認識瞭第三任妻子張茜,婚後生瞭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傢庭幸福。賴月明跟陳毅的緣分,像是徹底斷瞭線。

不過,賴月明一直沒忘自己的紅軍身份和那段婚姻。1985年,她把自己的經歷寫成回憶錄,寄給瞭《婦女之友》雜志社。雜志社把信轉給瞭蔡暢。蔡暢一看信,激動得不得瞭,她沒想到賴月明還活著。她趕緊跟組織說,要好好關心賴月明,給她點照顧。

江西縣委很重視,派人去查,確認瞭賴月明的身份,決定每個月給她30塊錢補助。蔡暢身體不好,沒能親自見她,但讓人帶話說她很抱歉,也祝福賴月明。賴月明挺理解的,她知道蔡暢年紀大瞭,可心裡還是有點遺憾,沒能再見陳毅一面,也沒跟蔡暢當面說說話。

1988年秋天,蔡暢病重,托人給賴月明捎信,希望她來北京見最後一面。賴月明不想再留遺憾,去瞭北京。她們在醫院見瞭面,頭發都白瞭,眼睛都濕瞭。沒說太多話,但那份戰友的情誼,誰都懂。
蔡暢為啥這麼上心?

蔡暢是婦女運動的元老級人物,她年輕時就認識賴月明,對她的遭遇感同身受。她知道賴月明為革命吃瞭多少苦,覺得這個老戰友晚年過得不好,心裡過不去。她說的“適當照顧”,不是隨便說說,是真心想讓組織記住這些默默付出的人。

賴月明跟陳毅的婚姻雖然隻有兩年多,但那是真感情。分開是戰爭逼的,不是誰想扔下誰。蔡暢這麼做,也是想讓這段歷史有個交代,讓賴月明晚年能有點安慰。這事兒不光是她個人的關懷,還帶著對革命年代那些普通戰士的尊重。

賴月明的故事挺讓人感慨的。從童養媳到紅軍,再到陳毅的妻子,最後變成普通農婦,她這一輩子經歷瞭大起大落。她跟陳毅的緣分短得像曇花一現,可她的堅持和韌勁兒,真不比誰差。蔡暢的仗義,也讓人覺得革命年代的情誼真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