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歸脾丸:
心律失常屬中醫“心悸”范疇,心悸病機比較復雜, 概括起來不外乎本虛與標實兩個方面。心悸的發生多因體質虛弱、飲食勞倦、七情所傷、感受外邪及藥食不當等,以致氣血陰陽虧損,心神失養,心主不安,或痰、飲、火、瘀阻滯心脈,擾亂心神。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心神可以統禦五臟六腑,若五臟六腑有疾,也可以導致心神不寧而發生心悸,因而心悸的發生與肝、脾、腎、肺四臟密切相關。

血液內含豐富營養物質,沿脈管循行於全身,內至五臟六腑,外達皮肉筋骨,不斷地對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起著濡養和滋潤作用,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保證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人體的精神活動也必須得到血液的營養,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心主藏血而藏神,脾主思而藏意,由於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則神無所主,意無所藏。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脈,勞傷心脾,心血不足,心失所養,心動不安故見心悸怔忡。血不養心,心神不寧,則失眠多夢。血虛不能上榮頭面,故見頭暈,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黃,唇舌色淡。血虛不能充盈脈道,則脈象細弱等。
歸脾湯最早見於宋朝嚴用和《濟生方》,據《內經》“二陽之病發於心脾”理論而創制,現臨床應用歸脾湯是明朝薛己在《內科摘要》中在原方基礎上補入當歸、遠志二藥而成。歸脾湯健脾養心與益氣補血兼施之,用於心脾氣血兩虛證。方中黃芪甘溫,補脾益氣;龍眼肉甘平,既補脾氣,又養心血,二者共為君藥。人參、白術皆為補脾益氣之要藥,與黃芪相伍,補脾益氣之功益著;當歸補血養心,酸棗仁寧心安神,二藥與龍眼肉相伍,補心血,安神志之力更強,均為臣藥。佐以茯神養心安神;遠志寧神益智;更佐理氣醒脾之木香,與諸補氣養血藥相伍,可使補而不滯。炙甘草補益心脾之氣,並調和諸藥,用為佐使。引用生薑、大棗,調和脾胃,以資化源。諸藥配伍,心脾同治,以補脾為主,使脾旺則氣血生化有權;氣血二雙,以補氣為重,使氣旺而易於生血。如是心脾得補,氣血得養,諸病自除。《醫方考》指出:五味入口,甘先入脾,參、芪、術、草皆甘物,故用以補脾;虛則補其母,故用酸棗仁、龍眼肉、遠志養心而補其母;脾氣喜快,故用木香理氣;脾苦亡血,故用當歸補血。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人參具有抗休克,可使心搏振幅及心率顯著增加,在心功能衰竭時,強心作用更為顯著;有抗疲勞,促進造血系統功能,調節膽固醇代謝等作用;黃芪能增強心肌收縮力,保護心血管系統,抗心律失常,擴張冠狀動脈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壓,能降低血小板粘附力,減少血栓形成,還有降血脂,抗缺氧等作用;白術揮發油有鎮靜作用;當歸有增加冠脈血流,降低心肌耗氧,增加心排出量和心搏指數,對心肌缺血有明顯保護作用;茯神具有鎮靜,增加心肌收縮力的作用;遠志具有鎮靜、催眠及抗驚厥作用。
2、生脈飲口服液:
室性早搏屬於中醫“心悸”、“怔仲”范疇,其病位在心,素體虛弱或久病之後,或他臟影響,氣陰受損,心失所養,心神不寧,乃發心悸。生脈飲由人參、麥冬、五味子組成,其中,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入脾、肺,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藥,謂其“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麥冬其味甘微苦,性微寒,歸心、肺、腎三經,有養陰潤肺,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能。五味子味酸,亦歸心腎經,具有養陰收斂,安神復脈作用,合而為益氣養陰、復脈之功。近年證實人參具有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周圍血管阻力及心肌耗氧量的作用,並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而保護心肌。麥冬富含鉀離子,其成分和心肌極化液較為相似,麥冬註射液對蟾蜍、大鼠和兔離體或在體心臟以及體外培養的乳鼠心肌細胞均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增強心肌收縮力和減慢心率的作用。且對烏頭堿誘發的大鼠室性心動過速等心律失常具有預防作用。

3、血府逐瘀丸:
心肌梗死後室性早搏多見於中老年人,屬於醫學“心悸”“怔忡”“胸痹”之范疇,多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本虛主要是年老體邁,腎氣漸衰,不能鼓動心氣,心氣虧虛,血行不暢;標實則為氣滯血瘀,脈絡不通。故“活血化瘀、行氣通絡”為本病治療之大法。
血府逐瘀丸出自清代著名醫傢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方中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脈,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鬱,升達清陽;桔梗開宣肺氣,載藥上行,又可合枳殼一升一降,開胸行氣,使氣行則血行;生地涼血清熱,合當歸又能養陰潤燥,使祛瘀而不傷陰血;甘草調和諸藥。全方配伍既能行血分瘀血,又能解氣分鬱結,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合而用之,使瘀祛氣行,則諸證可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血府逐瘀丸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血脂,改善心肌缺血和保護心肌細胞,抗心肌纖維化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4、補中益氣丸:
心律失常屬中醫“心悸”、“怔忡”范疇,病機為氣血陰陽虧虛或痰飲、瘀血上擾心神。治療當益氣活血滌痰。補中益氣丸為《脾胃論》方,有益氣升陽,調補脾胃之功。方中黃芪補中益氣、升陽固表,黨參、炙甘草、白術補脾胃元氣,當歸補血,升麻、柴胡引陽明、少陽清氣上行,陳皮理氣。藥理研究證實全方作用為:①抗氧化:可使動物整體耗氧量減少,增強心肌對缺氧的耐受力。②雙向調節平滑肌;張力亢進時有抑制作用, 下降時有興奮作用。③強心升壓:強心升壓的同時不增加心肌耗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