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爾訪華,想得到我們原諒!半個月的時間,讓它想清楚瞭一件事

農夫與蛇的故事相信大傢從小就聽說過,而在近些年來遙遠的非洲小國尼日爾就真實的重現瞭這個故事。

當年的尼日爾那可真是不毛之地,空有著大量資源但是沒有能力開采。

直到這個時候中國出現瞭,幫助尼日爾從一個貧瘠的小國拔地而起,開始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誰知道就在這個時候,尼日爾政府卻突然翻臉,三番五次的針對中國。

如今吃到苦頭的尼日爾政府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派人前往中國和王毅外長會見。

那麼尼日爾到底做瞭什麼事?這次訪問中國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中國的幫助

說起尼日爾這個國傢,相信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陌生,因為這個國傢實在是太偏僻瞭,而且基本上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產業,所以也被評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傢之一。

曾經的尼日爾落魄的時候,那可真是受盡瞭白眼,找到很多國傢幫忙都被拒絕瞭,因為這些國傢覺得投資尼日爾是個虧本的買賣不願意對他進行幫助。

就在尼日爾政府焦頭爛額的時候,中國展現出瞭大國的風范,對尼日爾伸出瞭援手。

直接派出瞭專業的技術人員不遠萬裡奔赴尼日爾進行援建項目。

實際上尼日爾前期求助那些國傢被拒絕不是沒有理由的,雖然尼日爾有著豐富的資源,但是在這個國傢開發的成本太大瞭。

首先是地形問題,尼日爾地區的地形地貌非常復雜,這無疑是為開采項目造成瞭很大的影響。

其次就是尼日爾的基礎建設方面實在是太落後瞭,如果要幫助尼日爾發展的話,那就需要修建一系列的配套基建,這無疑是擴大瞭成本。

而且開采資源這種項目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回本的,是需要看長期發展的。

所以這些國傢一看,在尼日爾開采資源就像是吃螃蟹一樣,雖然好吃,但是無從下手。

所以中國接手瞭這個難度極大的項目,幫助尼日爾發展經濟。

首先尼日爾蘊含著大量的石油和礦產,那麼中國就建設瞭配套的油田開采項目。

我國的技術人員頂著高溫在大沙漠裡尋找石油點,經過精密的測算,建設瞭多臺油井。

隨後為瞭讓這些石油能夠直接加工成為成品,我國還在尼日爾建立瞭大型的煉油廠。

隨後為瞭運輸石油方便,中國積極和尼日爾周邊的一些國傢協商,鋪設瞭一條條石油管道。

從這一刻開始,尼日爾正式朝著脫掉貧困的帽子大步邁進。

石油順著管道流進瞭別的國傢,尼日爾的經濟也開始慢慢變成良性循環,誰也沒想到這個時候的尼日爾卻突然變瞭一副面孔。

尼日爾的變化

實際上尼日爾和中國之間的關系出現問題也是在尼日爾軍政府上臺之後的事情。

2023年,尼日爾內部發生瞭一場政變,軍隊扣押瞭總統,隨後宣佈由軍政府接管國傢。

不久後,美國看出瞭尼日爾軍政府的態度,宣佈從尼日爾撤軍,因為此時的尼日爾對美國已經沒有瞭利用價值。

軍政府將目光看向瞭中國,向中國提出瞭借款的請求,希望能夠幫助尼日爾度過這個難關。

中國很快就答應瞭,拿出瞭4億美元借給軍政府幫助其度過難關。

誰知道這個錢到手之後,尼日爾方面的態度就開始發生變化,處處找茬。

先是表示中國企業在尼日爾建廠分成太多瞭,要求削減中國的分成比例。

同時找各種借口給中國建設的一些項目追加稅款,甚至還無理驅逐瞭我國的幾名人員。

從這裡就能看出,這個軍政府其實是想要用這樣的方式,來向中國施壓,讓中國進行大的讓步。

這不典型的白眼狼行為嗎?中國前期幫助瞭尼日爾多少,現在的尼日爾卻反咬一口,還想要削減中國的利益。

於是中國很快就對日尼爾進行瞭反制措施,首先是在國際影響方面,中國將尼日爾軍政府的行為告到瞭國際海牙法庭。

海牙方面迅速的將尼日爾的原油賬戶進行瞭凍結,這一下讓尼日爾雪上加霜。

本來政府就靠著這個產業來提升經濟的,現在成為瞭一紙空談。

緊接著還要面臨著15億美元的賠償,因為尼日爾的行為違反瞭中尼之間簽訂的協議準則。

這一下尼日爾政府陷入瞭慌亂當中,本來以為自己的行為能夠讓中國讓步,沒想到中國的手段這麼強硬。

在經濟進入困境的這些日子裡,尼日爾政府才明白過來,中國的幫助到底有多麼的重要。

當前的尼日爾又一次孤立無援,於是他們又想到瞭中國,本月的11號,尼日爾外長桑加雷和王毅外長會見。

從尼日爾外長的態度來看,似乎是認識到瞭錯誤,話也說得非常誠懇。

桑加雷表示,兩國之間一直都是非常好的合作夥伴,希望接下來兩國之間能夠繼續加強合作。

顯然這是板子打身上瞭才知道疼,半個月之前的尼日爾政府說話可沒有這麼客氣。

這也證明瞭,在一些問題上必須要采取強硬的手段來維護權益。

雖然尼日爾方面話說的很誠懇,但是我們也要時刻保持警惕,最起碼尼日爾方面應該拿出一些誠意,想要合作可不是光靠嘴說的。

希望尼日爾政府能夠認清楚這個問題,以後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這樣的行為隻會讓國傢陷入到困境當中。

參考資料:

王毅會見尼日爾外長桑加雷——2025-06-12 16:48·國傢國際發展合作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