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竟然在 13 號對伊朗發起突襲,這一下可捅瞭大簍子,直接把中東的火藥桶給點著瞭!好在中俄牽頭,一聲令下,8 國和咱中方開會,9 國聯合譴責以色列在搞侵略,然而,印度作為伊朗的鐵哥們,竟然缺席瞭這次大會,讓伊朗很心塞。
事情的起因,就是以色列這突如其來的襲擊。那天凌晨,以色列就像一隻隱藏在暗處的獵豹,瞅準時機,突然發動瞭對伊朗的大規模空襲。這次襲擊,那叫一個狠!伊朗軍中高級將領、無辜平民都慘遭毒手,伊朗核設施也被擊中,伊朗20多位軍中高級將領,9名核物理科學傢,都死瞭。這陣仗,明擺著就是赤裸裸的侵略!沒有正當理由,就對人傢首都動手,暗殺高官,這種行為完全違背瞭國際法,在國際社會上那是一點兒道理都站不住腳。

伊朗哪能咽下這口氣?當天晚上,伊朗就迅速做出反應,像一隻被激怒的獅子,立馬向以色列發射瞭大量導彈和無人機,開啟瞭反擊模式。僅僅到14號上午,伊朗已經對以色列發動瞭五輪導彈襲擊,至少擊中瞭以色列 150 處目標,什麼軍事基地、以色列國防軍總部辦公地,甚至連一處核研究中心都沒能幸免。從伊朗這一連串的動作來看,那是下定決心要讓以色列付出代價。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傳出以色列有重要人物在襲擊中死亡的消息。
就在以色列和伊朗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中俄站瞭出來。作為國際舞臺上有影響力的大國,中俄深知中東局勢持續惡化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那影響的可不僅僅是這兩個國傢,全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都會受到波及。於是,中俄一聲令下, 8 國和咱中方開會,大傢坐下來一起商量,決定不能眼睜睜看著局勢繼續惡化下去。

會上,大傢一致認為,必須得對以色列的侵略行為表明態度。很快,上合組織就發表瞭一份聲明,這 9 個國傢聯合起來,炮轟以色列的行為,就是侵略。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從以色列的種種行動來看,發動無理由空襲、暗殺高官,這些行為完全符合侵略的特征。而且,聲明還強調,不能接受有損上合組織成員國利益的行為,上合組織將會堅定地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為啥這麼說呢?因為伊朗是上合組織的成員國,自己的成員被欺負瞭,上合組織自然要站出來說句公道話,這也是維護組織內部團結和國際秩序的必要之舉。
不過,這次會議有個特別引人關註的點,那就是印度竟然缺席瞭!消息一傳出,大傢都在猜測,印度這是被踢出局瞭?其實啊,仔細想想就知道,中俄向來致力於維護和平團結,肯定不會做這種破壞和諧的事兒。所以,大概率就是印度自己不想來,不想趟這趟渾水。

要說印度為啥不願意譴責以色列,還得從印度和以色列的關系說起。大傢應該還記得不久前的印巴沖突吧,當時印度被巴基斯坦打得有點慘,0:6 的戰績,5 架戰鬥機被擊毀,還有一架被擊落的無人機,那可是以色列制造的 “哈洛普” 無人機。後續,又有多架改型無人機被擊落,這就可以看出,以印之間的軍事方面合作可不淺。實際上這些年,印度從以色列購買瞭不少先進武器,像無人機、預警機、各種導彈等等。以色列的武器研發技術確實有一套,這也讓印度嘗到瞭甜頭。再加上在印巴沖突中,以色列還是為數不多支持印度的國傢,所以印度從自身利益出發,不想得罪以色列,這才在這次譴責以色列的會議上選擇瞭缺席。
可印度這一缺席,最難受的就是伊朗瞭。印度跟伊朗的關系,已經升級為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並且隻有印度有這個待遇。單從外交級別來說,印度和伊朗的關系,處於最高級別,俄印關系,中伊關系,俄伊關系,都比不瞭。

可能在伊朗那兒,印度才是關系最鐵的哪一個。可誰能想到,在關鍵時刻,在涉及到伊朗自身利益,需要印度站出來說句話的時候,印度卻一聲不吭,連個字都不願意簽,連譴責的話都不敢說一句。這對伊朗來說,簡直就是“背刺”,擱誰誰能不難受?不失望?不 “破防”?伊朗估計這會兒腸子都悔青瞭,心裡肯定在想,自己是不是看走眼瞭,錯把印度當成瞭可以托付的好朋友。
這次事件,不僅讓伊朗和印度的關系變得微妙起來,也給國際社會提瞭個醒。在國際關系中,利益往往是各國做出決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但是,真正的友誼和合作,不能僅僅建立在利益之上,還需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責任擔當。
至於未來中東局勢會怎麼發展,以色列會不會因為 9 國的譴責而有所收斂,停止侵略行為?印度和伊朗的關系又該何去何從?這些問題都充滿瞭未知。不過,咱們還是希望各方都能冷靜下來,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矛盾。畢竟,戰爭隻會帶來傷痛和損失,和平才是大傢共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