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不住瞭?伊朗要求美國下場,特朗普呼籲公民撤離,中方開始行動

以色列與伊朗交火第四天,伊朗要求美國下場阻止以色列,特朗普拒談美國是否介入,但呼籲公民撤離,中方也在同一時間開始行動。那麼,特朗普為何不阻止以色列對伊朗的襲擊?中美俄呼籲公民撤離,這對中東局勢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當地時間6月16日,正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參加G7峰會的特朗普,抽空發佈瞭一則社交動態,喊話所有人立即從德黑蘭撤離。而就在他發帖後不久,伊朗媒體報道瞭德黑蘭發生的爆炸和猛烈的防空炮火,以色列軍方則宣佈完全控制德黑蘭領空。

雖然從前期準備和軍事實力來看,以色列都是占據壓倒性優勢的一方,但隻用四天時間就奪取瞭德黑蘭地區制空權的以色列空軍,仍然打瞭伊朗一個措手不及。特朗普聲稱,屢遭重挫的伊朗政府已經找到美國,希望就緩和與以色列的沖突進行談判。

再加上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強調該國“不尋求核武器,並非主動退出核談判”的發言,似乎表明德黑蘭已難以招架以色列的攻勢。而在伊朗敦促特朗普阻止以色列的前一天,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開出瞭停戰條件,即伊朗接受美國拆除其核計劃的要求。如今,伊朗高層直言願意開展第六輪核談判,相當於主動後退一步,為兩國“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創造瞭機會。

當然,不抵觸繼續談判,並不代表伊朗政府會對美以同盟予取予求。據報道,伊朗在呼籲國際各界向以色列施壓,要求其停止侵略行動的同時,也在喊話美國為襲擊事件負責。正如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所說,美方不能一邊聲稱談判,一邊又允許以色列襲擊伊朗領土,理由是在這種情況下討論談判是沒有意義的。

有分析認為,伊朗政府這種一邊尋求重啟核磋商談判,一邊對以色列重拳還擊的“矛盾”行為,是因為不希望事態進一步升級,更不希望美方加入到以軍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中。要知道,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雖然還有餘力發動導彈襲擊,但自身已經是“元氣大傷”,很難在持久戰中堅持下來。一旦特朗普決心介入對伊作戰,德黑蘭的處境隻會更加艱難。

不過,從特朗普呼籲公民撤離伊朗,但拒絕就美國是否進一步介入以伊沖突的表態來看,中東局勢正在朝著最糟糕的方向發展。而出於對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的擔憂,16日當天,俄羅斯外交部開始瞭第二批撤僑行動。報道稱,238名俄羅斯公民通過阿斯塔拉邊境檢查站,經陸路返回俄羅斯。

與此同時,中方也開始行動。中國駐以色列使館16日發佈提醒稱,由於以色列領空仍處於關閉狀態,我使館建議在以中國公民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快通過陸路邊境口岸離境,建議優先選擇約旦方向。

有分析指出,中美俄三國相繼呼籲本國公民撤離,是中東局勢持續惡化的一個縮影。而從歷史經驗來看,撤僑往往被視為沖突即將爆發的信號。由此可見,若是按照當前的局勢發展下去,不排除以伊沖突演變為全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