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加入G7?特朗普剛放話,就在同一天,中國又辦成一樁大事

伴隨著國際格局的不斷變化,美國及其盟友之間已經存在諸多分歧,據相關媒體爆料,其他國傢領導人都希望避免與特朗普發生沖突,但不得不說,他們考慮的還是少瞭,誰也沒想到,特朗普這麼不按常理出牌。

6月16日,特朗普語出驚人,竟表示“讓中國加入G7是個不錯的主意”,此話一出立即在國際上引發瞭輿論地震,而幾乎同時,中國在亞洲又辦成瞭一件大事。

讓中國入G7?

G7峰會簡直淪為瞭特朗普的單人舞臺,6月16日開幕式現場,他公開翻歷史舊賬,指責奧巴馬和特魯多將俄羅斯踢出G8是“巨大錯誤”,甚至拋出“若普京在場,烏克蘭戰爭本可避免”的驚人論斷。

更引發嘩然的是,面對記者關於“中國是否該加入G7”的提問,特朗普輕描淡寫地回應:“這主意不錯,我不反對。”

對於特朗普的這番表態,有分析認為其背後更多的是對中俄兩國的算計。

此前普京就已明確拒返G7,他認為G7“缺乏代表性”,相較之下,涵蓋新興經濟體的G20在全球意義方面更勝一籌。特朗普拉中國“入群”,實則是想以中國為誘餌,吸引俄羅斯回心轉意。

有數據顯示,當前美國對其他經濟體征收的有效關稅稅率高達12%~16%,創下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高水平,美國盟友都受到瞭不小的影響,這個內部互信崩塌、被關稅戰割裂的西方俱樂部,急需中俄這樣的重量級參與者來重振聲威。

即便中國拒絕,特朗普也不會有什麼損失,還可以借此標榜自己對華“友好姿態”,如果中國接受,則可能為衰落的G7註入新活力。

然而,歐洲盟友對此反應頗為冷淡,本次峰會甚至不會發佈聯合聲明,而是改為分議題形成單獨文件。2018年加拿大峰會上特朗普憤然離席的場景歷歷在目,其他六國深知正面沖突隻會導致“適得其反”,這場峰會本質已成為特朗普個人的外交表演場,折射出西方陣營難以彌合的戰略裂痕。

中國—中亞峰會

就在G7各國為分歧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中亞那邊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中國和中亞國傢正在進行高效務實的區域合作。

6月16日,中哈兩國簽署瞭58份商業文件,總值突破240億美元,涵蓋能源、基建、科技等多個關鍵領域,實實在在地反映出中國和中亞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在不斷提升。

近年來,中國與中亞的合作機制呈現加速升級態勢,從2020年機制初創,到2023年西安峰會實現機制化升級,再到2024年秘書處正式啟動,兩年內完成三級跳。在本次峰會之前,雙方已於阿拉木圖舉行第六次外長會議,精心開展細致的籌備工作。

如今,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安全、文明這三大倡議,和“一帶一路”結合得越來越緊密,效果也看得見摸得著,無論是修路架橋搞基建,還是開發能源、促進跨境貿易,合作項目遍地開花,實實在在地把區域內的國傢更緊密地連在瞭一起。

這種高效務實的合作模式令美國如鯁在喉。2023年9月,拜登緊急把存續多年的美國與中亞五國對話機制提升至元首層級,高調宣稱構建經濟能源走廊,甚至妄圖將其納入G7主導的全球基建計劃。

但承諾始終懸浮在空中,拜登政府實際僅承諾5000萬美元援助資金,而2023年美國與整個中亞五國的貿易總額不足44億美元,尚不及同年中哈雙邊貿易額的十分之一。

當特朗普政府對哈薩克斯坦加征27%的鋼鐵關稅時,哈方大使努雷舍夫也僅僅是淡然回應,表示哈美貿易規模有限,暫未啟動專門磋商。這種態度對比,凸顯出經濟紐帶的真實厚度決定外交話語的分量。

美國的中亞困局

美國對中亞的戰略熱情在烏克蘭危機後陡然升溫,拜登在任時就意識到這片土地的潛在價值,既可借此撬動俄羅斯的傳統勢力范圍,又能打造遏制中國影響力的新支點,同時避免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中被邊緣化。

為此,國務卿佈林肯等高級官員開啟密集訪問模式,甚至打破慣例將“C5+1”對話提升至元首級別。但在美國國傢安全預算的優先排序裡,中亞地區與烏克蘭戰場以及所謂“印太戰略”相較,可謂相去甚遠。

其力推的“經濟能源走廊”與“印歐經濟走廊”等倡議,如同早前的重建更美好世界計劃,更多是概念炒作而非切實藍圖,承諾的5000萬美元援助,在中亞國傢動輒百億級的基礎設施需求面前杯水車薪。

而且中亞五國雖推行多元平衡外交,但核心訴求是與中俄深化在上合組織、集安條約組織、歐亞經濟聯盟等多邊框架下的合作,絕非充當大國博弈的棋子,這些國傢領導人明確拒絕選邊站隊,更警惕被卷入地緣對抗旋渦。

2022年俄羅斯與中亞貿易額達420億美元,在俄務工的中亞移民超過347萬人,形成深厚的社會經濟聯結。反觀美國,其與中亞經貿規模甚微,卻執意輸出意識形態議程,這與地區國傢實際發展需求嚴重脫節,這種結構失衡致使美國戰略宣言蒼白無力。

特朗普政府上臺後,美國的中亞策略更顯力不從心,俄烏沖突僵持不下,中東戰火再度燃起,雙重危機牽扯瞭華盛頓絕大部分外交資源。當美國深陷地緣政治泥潭之際,中國已在阿斯塔納播下240億美元的合作種子,兩國友誼得到瞭進一步的延續與升華。

G7峰會草草收場,連一份聯合聲明都未能產出,特朗普的“邀華入群”言論最終也淪為國際外交的花邊新聞,而在阿斯塔納,中國與中亞簽署的協議正在推動地區國傢之間的深度交流。

特朗普或許深諳制造話題的媒體邏輯,但中國展現瞭創造發展事實的持久能力,國傢之間的往來,華麗的口號終會隨風飄散,唯有切實的互利共贏能錨定國傢間關系的基石。

主要信源

特朗普:俄羅斯應回到G8,中國也可加入——觀察者網2025-06-17

特朗普:希望俄羅斯重返八國集團——上觀新聞2025-02-14

讓俄羅斯重返G7?特朗普改口瞭:現在不是好時機——財聯社2025-05-07

【哈薩克斯坦與中國簽署價值240億美元的58份商業文件】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