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宜賓拿下全國“典范”

“典范”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郭若虛編撰的畫史著作《圖畫見聞志·敘圖畫名意》中:“古之秘畫珍圖名隨意立,典范則有《春秋》《毛詩》《論語》《孝經》《爾雅》等圖。”

漢語詞典則是這樣解釋“典范”的:可作學習標準、榜樣的人或事物。

宜賓智能軌道快運系統T4線 莊歌爾 攝

6月15日,2024—2025年度《美好生活大調查》數據發佈活動——“美好生活城市之夜”在合肥舉辦,四川宜賓榮獲中國“美好宜居典范城市”稱號。

網上在熱烈討論“宜賓現象”。去年差不多的時間節點,宜賓被評為中國“十大美好宜居城市”。這一次,宜賓又進階為“典范”。靠什麼?

這個調查“全球最大”

先看看這個調查活動的來歷。據網上公開報道的信息顯示,《美好生活大調查》(以下簡稱大調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傢統計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於2006年聯合發起。這項調查活動已經持續19年,每年對我國150多個城市、300多個縣的10萬傢庭進行入戶問卷調查,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規模的民生感受型調查。

全民健身 蘭鋒 攝

據央視財經報道,此次大調查有數十萬公眾參與。現場發佈瞭有關百姓消費趨勢、文旅熱點、健康生活、生態宜居以及城市滿意度等多項重磅數據,對應評出“美好消費典范城市”“美好煥新典范城市”“美好健康典范城市”“美好宜居典范城市”。

總而言之一句話,大調查是重量級的、權威性的。

因為“綠”,宜賓“住起巴適”

現場頒獎詞這樣評價宜賓:“宜賓正用山水人文、產業的組合拳,詮釋著美好宜居城市的內涵。”

此次大調查數據顯示,宜賓公園、綠地、水、空氣質量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創業環境與創業扶持滿意度顯著提升,社會救助和養老服務滿意度超出全國均值11個百分點以上。

可以這樣理解,主要基於大調查統計的生態宜居等數據,宜賓獲評中國“美好宜居典范城市”。也就是說,宜賓這張新“名片”,核心是“綠”。

不論是生態宜居,還是美好宜居,對宜賓人來說,就是濃縮的一句宜賓話——“住起巴適”。

為何巴適?

冠英古街人氣旺 蘭鋒 攝

宜賓有山有水!

宜賓素有“萬裡長江第一城”的美譽,但也曾面臨“化工圍江、污染繞城”的問題,遊泳愛好者曾經甚至找不到一片幹凈的江域下水。

猛藥治沉疴。近年來,宜賓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治污、減排、生態修復,三向發力。

沿江老工業企業,搬!沿江高污染企業,關!沿江砂石堆場和餐飲躉船,拆!

同時實施長江生態綜合治理,建成生態廊道90餘公裡,成為市民和遊客休閑、騎行的綠道,寄情山水、放懷雲天的樂土。

岷江花海 蘭鋒 攝

2022年以來,宜賓納入國、省考核的22個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100%,長江、金沙江幹流持續穩定100%達Ⅱ類水質。

2024年,宜賓PM2.5和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幅度,均位於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6位。

截至2024年底,中心城區建成海綿型城市公園及口袋公園105個,建成區綠地率達3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2平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高達46.75%。

除瞭有山有水外,宜賓還有礦!

曾經挖煤礦,致生態受損;如今挖“綠礦”,讓生態變好,是宜賓人對生活環境改變的切身感受,也是外地人關於宜賓印象的巨大改變。

近年來,宜賓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迅速切入綠色低碳產業賽道,並闊步穩健前行。

動力電池產業迅速崛起,形成全國最完備的產業生態,2023年和2024年產值均超千億元,產銷占全球10%以上。

晶矽光伏產業高效高質從零起步,快速完成全產業鏈佈局,2024年產值近300億元。

新型儲能產業引進中國中車、中國能建,深度參與儲能產業建鏈、延鏈、升鏈,2025年目標產值100億元,2027年力爭實現產值300億元。

機器人跳舞表演吸引市民遊客 蘭鋒 攝

2022年—2024年,宜賓綠色低碳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9.1%提升至44.8%。

這就是宜賓人的“綠礦”,也是宜賓人的“富礦”。產業發展活力滿滿。

這些,除瞭推動宜賓GDP在2024年首次突破4000億元外,還給最大的民生——就業,帶去強勁能量。

受益於全市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產業,宜賓近3年新增就業崗位10萬餘個。

關停煤礦,深挖“綠礦”,宜賓人的日子過得更滋潤瞭。

很受“寵”,宜賓“耍起安逸

宜賓,以天下人為賓,長住短住皆宜居。

休閑的宜賓人愛擺龍門陣。這兩年,龍門陣的主角從人變成瞭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22年宣佈野外滅絕的長江鱘,自2023年起,連續3年在宜賓成功開展野外繁殖試驗,為恢復重建長江鱘野外種群跨出瞭重大一步。

對外地朋友,宜賓人總是喜歡發出這樣的邀請,“來嘛,去看養在長江裡的觀賞魚”,自豪感爆棚。

這背後,是長江十年禁漁在宜賓落實的一串亮眼數字:放流長江鱘、胭脂魚等珍稀特有魚類1563萬餘尾。這些魚兒,經常成群結隊在宜賓三江口與遊客互動、嬉戲,成為備受寵愛的“網紅”。

宜賓,“真的耍起安逸。”

鷗翔魚躍長江頭 蘭鋒 攝

外地遊客到宜賓,除瞭聽魚的故事、看魚的“表演”,被朋友“寵”、被魚“寵”外,更被當地政府“寵”。

近年來,每逢重大節假日,宜賓都會想方設法將“寵客”卷到極致。

比如,今年“五一”期間,宜賓在提質免費吃面、免費品酒、免費充電“三免”政策的基礎上,對外地遊客新增瞭“三遊”,推出“夜遊三江”“暢遊兩海(蜀南竹海、興文石海)”“漫遊翠屏”三重驚喜,隨機抽獎贈送遊船體驗票、“兩海”門票,以及翠屏索道體驗券。

又比如,今年“五一”期間,宜賓開放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免費停車,交警在全市部分路段臨時設置1.2萬餘個停車位,消除瞭遊客的停車焦慮。

再比如,日前出臺的《宜賓市提振文旅消費十六條措施》明確,接下來的3年,宜賓市財政計劃每年拿出大約5000萬元資金,用於文旅促消費獎補,其中包括:

遊客打卡“宜賓燃面坊”

每年向市內外遊客發放1000萬元文旅消費券,鼓勵縣(區)發放文旅專項消費券和舉辦特色文旅促進活動,市財政給予補貼。

推窗見綠,臨江逗魚,傍“海”而居……

李莊古鎮的慵懶小貓,在新華社視頻號斬獲百萬點贊;碧波萬頃的蜀南竹海,晉升漢服打卡新地標;三江口山水婚典地標,緣定三生情意綿長;燃面江湖風起雲湧,地道椒香綻放味蕾……

當“燃”宜賓,萬事皆宜。

說一點“號外”的事兒

要全面深入瞭解宜賓,這些事不能錯過。

招聘會、宣講會助力高校畢業生在宜就業 莊歌爾 攝

宜賓有14所高校,在校大學生超10萬名。

宜賓,不僅是中國酒都、中國動力電池之都、中國儲能產業新高地、全國數字百強市、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還獲評企業傢幸福感最強市、最具幸福感城市……

宜賓以數字經濟與綠色新能源為雙引擎,因地制宜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2020年起連續5年躋身全國GDP百強城市。

這個夏天,到蜀南竹海租個民宿住半月,當一回宜賓人,一邊避暑,一邊體驗美好宜居典范生活,興許是個不錯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