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貢區“五個強化”壓實責任,森林草原防火實現“零”火情

記者日前從呈貢區應急管理局瞭解到,2025年度,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區森林防火指揮部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區森防指成員單位、各街道、各社區共同發力,共同構建高效嚴密的森林防火防護網。通過無人機巡護、地面巡查、高空瞭望、視頻監控,建立“天空地”一體化的森林防火預警監測體系,全面保障森林防火安全。“五個強化”壓實責任,呈貢區森林草原防火實現“零”火情。

強化調度檢查,

織密責任落實 “管控網”

在2025年度防火期內,為確保防火責任落實到位,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采用“四不兩直”的方式,每周對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進行調度檢查,進一步明確並壓實“五個關鍵人”的責任。31名區級領導和47個區級部門嚴格履行包保責任,區級部門每周至少前往責任區開展一次包保檢查。在2025年度防火期內,累計開展包保檢查950餘次,巡查巡護裡程達2000餘公裡,有力推動各社區在巡查巡護、值班值守、物資儲備等方面工作的深入開展。

強化宣傳教育,

築牢全民防火 “意識墻”

呈貢區采用多樣化的宣傳形式,通過張貼公告、懸掛橫幅、廣播播放等方式,營造出濃厚的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氛圍。積極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宣傳進社區、進學校等“五進”宣傳活動。防火期內,共發放宣傳材料10000餘份,懸掛橫幅標語2000餘條,有效提升瞭群眾的森林草原防火意識。

“宣傳教育是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呈貢區防火辦主任高榮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創新采用‘場景化宣傳’模式,比如在梨花節、櫻桃節這類人流量大的活動中,采取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講解、裝備展示等通俗易懂方式普及防火知識,讓群眾在參與活動的同時,真正把防火意識記在心裡。隻有全民防火意識提升瞭,我們的防線才能更穩固。”

強化火源管控,

紮緊火險隱患 “安全閥”

火源管控是預防森林草原火災的關鍵環節。呈貢區嚴格執行“五個百分百”野外火源管理制度,認真落實入山人員掃碼登記和火種收繳制度,堅決杜絕火源火種進入山林。針對癡、呆、聾、啞等372名“五類人”,逐一落實監護人的監護責任;緊盯墳頭、地頭等重點區域,與林區林緣生產經營單位(個人)簽訂責任書3800餘份,並開展一對一的森林草原防火安全教育。

劉傢營社區黨支部宣傳委員徐華介紹,社區現有17000多畝林地,配備14名護林員駐守各個卡點。自每年12月1日起便開展防火宣傳、簽訂責任書等工作。進入防火期後實施全面禁火,居民配合度較高。大茅草地森林防火檢查站護林員周正華表示,防火期內夫妻二人24小時堅守崗位,有時白天一人留守卡點,一人進行巡山,對過往車輛嚴格實名登記,並勸阻無關人員上山。

強化科技賦能,

構建智慧監測 “天羅網

科技賦能為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註入瞭新動力。呈貢區秉持“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的原則,將科技手段作為提升火情早發現、早處置能力的重要抓手,將無人機巡查與地面巡護、瞭望監測、視頻監控有機結合,構建起“天空地”一體化的森林草原防滅火預警監測體系,大大提高瞭野外違規用火及森林草原火情早發現早處置的效率。

強化應急準備,

鍛造火情處置 “先鋒隊”

在依靠科技提升監測能力的同時,呈貢區也著力強化應急準備工作。嚴格落實森林草原防火期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實現區、街道、社區三級值班值守全覆蓋,確保在突發情況下能夠及時報告和快速處置。通過優化組建街道專業隊伍,配齊補足物資裝備,有效提升瞭街道對初發火的處置能力。組織開展隊伍培訓及演練,提高瞭安全避險及火災撲救技能,增強瞭實戰應對能力。持續推進隊伍靠前駐防,常態化開展白天、夜間攜裝巡護,累計開展巡護1200餘次,巡護裡程達2.5萬公裡,確保一旦發生火情,能夠做到快速反應、及時處置,實現“打早、打小、打瞭”的目標。

呈貢區通過多管齊下、協同發力,築牢瞭森林草原防滅火的安全防線,為全區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瞭堅實保障,也為未來的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積累瞭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