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首富“易主”:身傢達到1000億元,富士康郭臺銘排第四

2025年6月消息:福佈斯公佈2025年中國臺灣富豪榜。得益於AI熱潮下強勁的芯片需求,以及新臺幣的升值,今年上榜的50位富豪總身傢達到19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萬億元),同比增長13%。入圍門檻從上一年的11億美元增長至13億美元。

榜單中有三張“新面孔”,分別是川湖集團(King Slide Works)董事長林聰吉(Lin Tsung-Chi,29億美元,第24名);健策精密工業(Jentech Precision Industrial)創始人兼董事長趙宗信與弟弟、副董事長趙永昌(Chao Chung-Hsin & Yung-Tsang,21億美元,第32名);精銳科技(Apex Dynamics)創始人兼董事長張重興(Chang Chung-Hsing,15.1億美元,第47名)。前面兩傢來自AI伺服器領域,後一傢主要為工業機器人等產品提供減速機。

今年身傢漲幅最大的是排在第13位的辜仲諒(Jeffrey Koo Jr.)與第20位的辜仲瑩(Angelo Koo),財富均增長逾1倍,分別達49億美元、33億美元。兩人均來自鹿港辜傢,除此之外,他們的弟弟辜仲立(Andre Koo, Sr.)排名第11,是富豪榜中最年輕的富豪(58歲)。【註:有3位富豪年齡超過90歲,分別是96歲的長春集團創辦人林書鴻、93歲的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92歲的大立光電創辦人林耀英】

辜氏兄弟是“臺灣五大傢族”之一的鹿港辜傢的第四代。叔祖父辜振甫與父親辜濂松共同組建“中信金控”。三兄弟采用“分工傳承”模式,分別執掌中信金控、中華開發金控、中租控股。

有人歡喜就有人愁。四人掉出榜單,其中就包括臺塑企業總裁王文淵、董事王文潮兄弟。曾連續三年(2021-2023年)蟬聯“臺灣首富”的張聰淵,身傢縮水18億美元,降至83億美元,成為跌幅最大的富豪,排名也退居第六。

張聰淵被外界譽為“神秘鞋王”,擁有超過50年的鞋履制造經驗。上世紀70年代,他從臺灣雲林鞋廠一名普通員工做起,後出來創業,憑借薄利多銷策略將硫化鞋生意做大。80年代隨著臺灣制鞋業競爭加劇,他逐步將生產重心向大陸轉移,在廣東中山創立瞭華利集團,如今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運動鞋制造商,員工超15萬人,鞋履年產能2億雙以上。

耐克、匡威、彪馬、安德瑪、Vans、UGG、Hoka等均是其客戶,產品覆蓋跑步、健步、越野、徒步、籃球、滑板、滑雪等運動及日常通勤、時尚穿搭等諸多著裝場合。受到全球市場環境的影響,今年第一季度華利集團營收同比增長12.34%至53.53億元,增速明顯不及上年同期的30.15%;凈利潤則同比減少3.25%至7.62億元。

蔡明忠(左)、蔡明興(右)

頂新集團(康師傅母公司)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排名第五,財富達到90億美元,較去年增長14億美元。鴻海(富士康母公司)創辦人郭臺銘位列第四,身傢105億美元,較去年微增1億美元。國泰金控的蔡宏圖、蔡政達兄弟上升2位排名第三,財富達到109億美元。

廣達集團創始人林百裡身傢雖然增長8%至126億美元,但仍被富邦金控的蔡明忠、蔡明興兄弟拉下首富寶座,後者財富增加32億美元至13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00億元)。

蔡氏傢族一直是臺灣首富傢族,祖籍福建泉州府晉江青陽蔡厝。上世紀60年代,蔡萬春取“國泰民安”之意,創辦瞭國泰產物保險公司和國泰人壽保險公司。70年代末集團一分為六:長子蔡辰男、次子蔡辰洲、其他兒子,以及二弟蔡萬霖、三弟蔡萬才、小弟蔡萬德各自分得一些企業。

90年代初,蔡萬霖成立瞭霖園集團,後由蔡宏圖、蔡政達繼承傢業。另一邊,蔡萬才組建瞭富邦集團,由蔡明忠、蔡明興掌舵,如今已成為臺灣省第一大集團,資產總額逾新臺幣12兆元,業務涵蓋金融、電信、傳媒、電商、不動產及文創產業等。

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