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鼠害會導致草原退化,植被受損,影響水源涵養與生態平衡,威脅縣內生態屏障功能。防控鼠害是守護生態環境、保障區域生態安全的關鍵之舉,對促進草原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6月初,古浪縣2025年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項目已全面啟動,計劃年內完成20萬畝草原鼠害及10萬畝草原蟲害防控任務,吹響瞭守護古浪縣生態安全屏障的號角。

通過探棍確定鼠道
6月16日,在黃羊川鎮山區,工人們正在山地裡忙碌著。他們在小土堆周圍通過探棍進行查看,確認地下鼠道後,便會安裝捕鼠器,進行捕鼠。在十二道溝,工人們正拿著雷公藤甲素(植物源)顆粒在鼠洞洞口進行精準投放。該藥可以起到避孕作用,既能有效防控鼠害,又不會對生態造成破壞。

投放雷公藤甲素(植物源)顆粒
據瞭解,此次有害生物防治項目為期兩個月,並根據不同區域特點,精準佈防,分區分類治理。南部山區主攻地下鼠(甘肅鼢鼠),引入高效箭式捕鼠器;中部區域重點防控沙鼠,采用地面精準投餌;北部沙區則對黃鼠實施人工帶狀投餌治理。蟲害防治全線推廣生物防治措施。
項目采用“天—地一體化”監測系統,通過無人機航拍識別鼠害高發區,智能鼠丘密度分析儀實時評估,北鬥定位系統記錄防治軌跡,極大提高瞭防控效率和精準度。在生態保護上,所有防治作業嚴格執行“三不”原則,即不污染水源地,不影響非靶標生物,不留安全隱患。與此同時,項目實施前,相關部門及時發佈防治公告,向公眾告知防治的相關信息、註意事項等,並在防治區顯著位置懸掛警示牌,做好安全提示工作。

精準佈防
“我們通過精準佈防、科技賦能、生態優先等措施,積極開展鼠害防治,後期我們也會持續開展防效評估,確保鼠害防控可以遏制草原退化,修復生態系統,築牢綠色屏障。”古浪縣草原工作站站長安耕說。
該項目的實施可以遏制草原退化,修復生態系統,築牢綠色屏障。有效防控可顯著提升植被覆蓋度10%左右,增強草原固碳釋氧、涵養水源功能,重現“草木蔥蘢生物多樣”的良性生態循環。古浪作為祁連山北麓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草原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石羊河流域水源涵養功能,科學開展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對築牢古浪縣生態安全屏障具有戰略意義。
實習記者:俞鳳霞
來源:古浪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