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樓女到督軍夫人,離婚創業成民國女富豪,連杜月笙也敬她三分

洋車夫與粗作娘姨的女兒、青樓歌女、督軍夫人、享譽海內外的錦江飯店老板……

這一重重身份,都與一人密切相關。

此一人,便是民國女富豪董竹君。很難想象,人的一生,能像董竹君這麼一波三折。

1900年,董竹君出生於上海洋涇浜畔的一個貧民窟。父親董同慶每日拼命拉著黃包車,母親李氏則在大戶人傢做短工,靠著洗衣服艱難貼補傢用。即便傢境貧寒至此,父母仍懷著 “知識改變命運” 的信念,咬著牙將年幼的董竹君送入學堂,希望她能借此改變命運。

然而命運卻並未眷顧這個傢庭。董竹君11歲那年,父親因長年過度勞累,身體轟然垮塌,一病不起。董竹君在讀瞭6年私塾後隻得中斷學業,被父母無奈送進瞭長三堂子(舊指青樓)去學京戲,當“清館人”。

在長三堂子,由於董竹君長相出眾,又讀瞭6年私塾,還是新人,邀她出場演唱的局票每晚應接不暇,有時高達五六十張。

一群人中,幾位身著中山裝的男人引起瞭董竹君的註意。其中一人,便是時任四川省副都督的革命黨人夏之時。

夏之時早年在日本留學時加入同盟會,回川後在新軍擔任排長,辛亥革命爆發後策動200軍人起義,24歲當上四川省副都督,袁世凱上位後,革命黨人發動討袁的二次革命失敗,夏之時等受到通緝,躲在上海,為秘密開展反對袁世凱的活動, 他們常往青樓這種煙花之地隱蔽行蹤,商議事宜。

機緣巧合之下,董竹君和夏之時結識,夏之時同情董竹君,願為她贖身,但董竹君拒絕瞭,憑借智慧自己設法出逃,以平等姿態與夏成婚並東渡日本求學。這一年,董竹君虛歲15。

到日本後,董竹君進入東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學習。重獲學習機會的她,如同久旱逢甘霖的禾苗,對知識如饑似渴,花4年學完瞭學校理科的全部課程。

期間,夏之時回國參加討袁行動,追隨孫中山投身革命。董竹君獨自留在日本繼續學業,一直到1917年,夏之時父親去世,董竹君回國,隨丈夫生活在四川合江老傢。

隻是大傢庭的復雜陰鬱,勾心鬥角,令董竹君十分不快,再加上夏之時失勢墮落,夫妻因觀念分歧漸生嫌隙,感情逐漸淡漠。

夏之時比董竹君大12歲,曾經是她的引路人和恩人。但董竹君一路成長,接受新鮮的思想學說,愈加開明,對4個女兒和最小的兒子一視同仁,讓他們接受現代教育之時,夏之時卻固步自封,愈加頹廢,有瞭兒子後,更覺得女兒沒有讀書的必要。

1924年和1926年,董竹君相繼創辦女子織襪廠和黃包車公司,並很快盈利,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1929年四川局勢更加混亂,董竹君敏感地意識到,這種局勢已經不適合經商,同時為瞭女兒們受到更良好的教育,她暗暗做瞭個決定。

不久,經朋友調解,董竹君和夏之時分居5年,董竹君轉手公司,置賣田地,帶著4個女兒留在上海,夏之時則帶著小兒子回到四川。

分居在上海的5年,董竹君歷經創辦的工廠在戰火中淪為廢墟、牢獄之災、生意失敗債務累累,夏之時曾給她寫信說“你若想回來,隨時都可以”,她不是不動心,但卻依舊選擇瞭奮勇向前。

1934年董竹君和夏之時正式離婚,結束 15年婚姻。

她在自傳裡如此寫道:“一直被束縛在身心上的什麼東西全部解除瞭!能向天空飛翔似的渾身輕松,樂開瞭花一樣。這是我第一次對自由的體會,永難忘懷!”

走出婚姻圍城的董竹君拿著朋友借助她的2000元,決定在上海灘創辦一傢四川菜館。

1935年,“錦江小餐”在上海法租界正式開業。董竹君決心憑借自己的力量,闖出一片屬於自己和孩子們的天地。

她深知,要在這魚龍混雜的十裡洋場立足,絕非易事。但董竹君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勁頭,讓她毅然決然地踏上瞭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

從餐館選址、店名設計、門面裝飾到員工挑選,她都親力親為,精心安排,做到每一個細節都嚴格把關。

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錦江川菜館真的成功瞭,董竹君再一次扭轉瞭自己的人生。

憑借董竹君的名聲和過硬的品質,錦江川菜館一開業便賓客盈門,生意火爆得超乎想象。就連當時在上海灘可謂是隻手遮天的青幫頭目杜月笙、黃金榮,上海警備司令楊虎以及很多政府要員,都是董竹君的座上常客。

連杜月笙也敬她三分,對錦江川菜館多有關照,甚至資助她講飯店的規模進行瞭擴大。

不僅如此,錦江飯店還為上海地下黨活動提供瞭很多方便。也正是如此,新中國成立後,當上海市委及公安局計劃開設一傢高級酒店,用於招待中央首長、高幹和外賓之時,他們找到瞭董竹君。

深明大義的董竹君毫不猶豫地應下,在董竹君的精心籌備下,1951 年 6 月,錦江飯店在茂名南路的華懋公寓掛牌開業。同年,董竹君在全國政協會議期間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

錦江飯店,這傢充滿歷史感的飯店,很快便成為中外聞名的高級酒店,接待瞭無數國傢元首及政府首腦,先後100 多個國傢和地區的 500 多位國傢元首和政府首腦在這裡留下足跡,包括尼克松、田中角榮、撒切爾夫人、鐵托、李光耀、尼赫魯、西哈努克等等。

而董竹君,在飯店運營步入正軌後,便主動選擇退出,將自己經營16年,當時價值15萬美金的錦江川菜館和錦江茶室毫無保留地交給瞭國傢,自己則以一個管理者的身份參與錦江事務。

錦江飯店就這樣,和大量中外歷史風雲人物的名字聯系在一起,見證瞭上海一個世紀以來的風風雨雨。

晚年的董竹君,生活樸素而淡泊,兒女皆已成才,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瞭痕跡,卻無法磨滅她眼中的光芒。

1997年12月6日,這位傳奇女子安然離世,享年97歲,自此走完瞭從青樓女到將軍妻,再到商界女王、新中國女企業傢的輝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