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莫迪的人是何居心?

在全球政治裡,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是個挺惹眼的人物。有人捧他,說他給印度帶來瞭經濟騰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有人罵他,覺得他的政策讓社會不平等更嚴重,還搞得宗教關系緊張。在中國,這幾年也能聽到一些誇莫迪的聲音,尤其是在網上,社交媒體、論壇、自媒體啥的都有。這些聲音到底是啥意思?背後的人又是啥居心

先說說莫迪這個人吧。1950年9月17日,他出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一個普通傢庭,小時候傢裡條件一般,沒啥背景。年輕時他加入瞭一個叫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RSS)的民族主義組織,這是個印度教色彩很濃的團體,後來他又混進瞭印度人民黨(BJP),一步步往上爬。

2001年,他當上瞭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長,幹瞭十幾年。這期間,他把當地的經濟搞得挺紅火,吸引瞭不少投資,外界都說他是“發展型領導”。不過,2002年那場古吉拉特邦騷亂讓他背瞭個大黑鍋——那次騷亂死瞭上千人,大部分是穆斯林,很多人都覺得他沒管好,甚至有人說他故意縱容。

2014年,莫迪帶著BJP在大選中大勝,當上瞭印度總理,之後2019年、2024年又連任兩次,政治地位算是穩得一批。他的政策主要圍繞幾大塊:經濟改革、基建、數字化,還有印度教民族主義。

比如他搞瞭個“廢鈔令”,把大面額鈔票作廢,想打擊黑錢,結果搞得老百姓排隊換錢亂成一團;還推出瞭商品和服務稅(GST),統一稅收,方便做生意,但小商販怨聲載道。他還喊瞭個“印度制造”的口號,吸引外資,學中國當年搞工業化的路子。外交上,他搞瞭個“鄰國優先”,跟美國、日本混得近,跟中國則是又合作又較勁,關系復雜得很。

莫迪的成績不能說沒有,印度的GDP增長率這些年確實不錯,國際上也越來越有存在感。但問題也不少,貧富差距拉大,農民抗議不斷,宗教沖突時不時就炸一下鍋,尤其是他推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讓穆斯林等少數群體日子不好過。

在中國,誇莫迪的聲音主要是在網上,比如微博、知乎、B站、微信公眾號這些地方。有人說莫迪有魄力,能幹大事,比如“印度制造”跟中國的路子像,值得學;有人覺得他在國際上很會玩,把印度地位抬高瞭,挺牛的。還有人直接說他是個“強人領袖”,搞經濟、抓基建有一套,看著挺帶勁。

但你仔細看,這些誇他的聲音往往挑好的說,印度那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基本不提。印度啥情況啊?種姓制度還陰魂不散,窮人跟富人簡直兩個世界,宗教沖突隔三差五就上演,女性的處境也讓人搖頭。基建呢?是比以前好瞭,但跟中國比差遠瞭,火車還老出軌,城市裡到處是貧民窟。這些誇莫迪的人咋不說呢?是不知道,還是故意不說?

為啥有人在中國鼓吹莫迪?這背後肯定不是隨便瞎捧,咱們得分析分析動機,估計有這麼幾種可能:

有些人誇莫迪,可能不是真心覺得他好,而是想借此搞點政治操作。比如說,中印關系這幾年挺僵,尤其是2020年邊境沖突之後,兩邊都不太對付。中國有人捧莫迪,可能是想緩和一下氣氛,傳遞點友好信號,別讓印度跟美國、日本走太近。

畢竟印度現在是“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一員,老美想拉著它圍堵中國。如果中國這邊誇誇莫迪,沒準能讓印度少點敵意,或者讓印度覺得中國沒那麼大威脅,外交上給自己留點餘地。

還有可能是生意上的考慮。莫迪搞“印度制造”,敞開大門歡迎外資,中國企業也眼饞印度市場啊。那地方人口多,潛力大,小米、OPPO這些手機品牌早就在那賺得盆滿缽滿。一些人捧莫迪,可能是想給中國企業在印度鋪路,拍拍馬屁,爭取點政策便利或者好印象。畢竟印度市場不好進,官僚主義嚴重,還老排外,中國企業想站穩腳跟,不得不找點軟辦法。

也有可能是個人原因。有些網友就是單純覺得莫迪這個人有意思,長得像個苦行僧,說話有煽動力,幹事雷厲風行,看著挺帶感。這種人可能對“強人政治”有好感,覺得中國過去搞發展的路子跟莫迪有點像,就忍不住誇兩句。這種誇法沒啥深意,就是看熱鬧的心態,或者對外國領導人有點盲目崇拜。

再陰謀論一點,也可能是有人故意放風。比如中國政府或者某些機構,通過媒體、智庫啥的,暗地裡推波助瀾,塑造莫迪的正面形象。這種操作可能是想影響輿論,忽悠印度那邊覺得中國挺友好,或者讓中國老百姓對印度沒那麼反感,為啥呢?因為中印要是老打架,兩邊都吃虧,合作才是硬道理。這種宣傳不一定是官方直接幹的,也可能是某些“愛國博主”自發搞的,但效果差不多。

這些鼓吹莫迪的聲音也不是白說的,多少會影響點啥,咱們分幾塊來看:

短期看,誇莫迪可能讓中印關系緩和點,至少面上不那麼劍拔弩張。中國這邊放點好話,印度沒準覺得自己面子足瞭,談判時能松口氣。但反過來,印度政府也不是傻子,他們可能拿這個當籌碼,覺得自己國際形象好瞭,更有底氣跟中國硬碰硬。而且中國要是誇得太離譜,印度還可能誤會,以為中國真服軟瞭,反而更囂張。所以這招得小心用,用不好容易翻車。

國際社會聽著中國有人誇莫迪,可能會覺得印度真挺厲害,連中國都認可。這對莫迪政府來說是加分項,國際地位能再抬一抬。但別忘瞭,美國、日本這些國傢也在盯著,他們巴不得中印關系亂一點,好拉印度更緊。中國這邊誇莫迪,可能會被老美拿來做文章,說“看,中國都怕印度瞭”,反過來擠兌中國。

在國內,這些聲音可能會讓大傢對印度有點好奇,甚至覺得印度的發展模式有可取之處。有人可能會討論,“印度咋樣咋樣,咱們是不是也得學學?”但也有風險,誇得太過瞭,老百姓可能真以為印度跟中國差不多強瞭,忽略瞭印度那些爛攤子。要知道,印度離中國還有老大一截差距,GDP也就中國的五分之一,基建更是沒法比。輿論要是偏瞭,容易誤導人。

總的來說,中國有人鼓吹莫迪,這事兒不簡單。既有真心覺得他牛的,也有算計利益的,還有可能是宣傳使勁兒的結果。不管咋說,這些聲音多少有點用,能影響中印關系、國際局勢,甚至國內輿論。但咱得保持清醒,別被忽悠瞭。

印度有它的優點,莫迪也確實有兩把刷子,但那地方的問題也多得嚇人。種姓制度、宗教沖突、貧富差距,這些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中國的路跟印度不一樣,發展階段也不一樣,硬拿來比沒啥意義。誇莫迪的人有啥居心,咱們得看清楚,別光聽好話就暈瞭頭。

對普通人來說,看看熱鬧就行,別太當真。對國傢來說,跟印度打交道還得務實點,該合作合作,該較勁較勁,別讓這些聲音把節奏帶偏瞭。中印關系要想好,靠的不是幾句誇獎,而是實打實的溝通和利益平衡。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