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艾滋之國”:平均壽命35歲,國王為防艾滋傳播,措施太奇葩

說起非洲,有個國傢特別紮眼,不是因為它多富饒,也不是因為風景多美,而是因為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標簽——“艾滋之國”。

這個國傢就是斯威士蘭,現在正式改名叫埃斯瓦蒂尼。地方不大,1.7萬平方公裡,人口也就115萬左右,但卻背著沉重的艾滋病包袱。平均壽命隻有35歲,艾滋病感染率高得嚇人,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可能都帶著這個病毒。

而更離譜的是,統治這個國傢的國王姆斯瓦蒂三世,不僅沒把心思全放在抗擊疫情上,反而搞出一些奇葩到讓人懷疑人生的政策。

一、埃斯瓦蒂尼的“艾滋之國”標簽是怎麼來的?

埃斯瓦蒂尼這個國傢,地理位置卡在南非和莫桑比克中間,屬於非洲南部的小國。

按理說,地方小、人口少,管理起來應該不難吧?可現實偏偏不按常理出牌。這兒的人均壽命隻有35歲,啥概念呢?在全球范圍內,這幾乎是墊底的存在。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數據顯示,埃斯瓦蒂尼的艾滋病感染率在全球名列前茅,成年人的感染率一度高達27.4%。也就是說,每四個成年人裡,就有一個可能中招。

經濟不行是個大背景。這地方靠農業吃飯,工業幾乎沒有,年輕人找不到活幹,貧困率高得離譜。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超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窮瞭就沒錢看病,沒錢搞教育,性知識普及率低得可憐。再加上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多配偶制在這兒還挺常見,病毒傳播的機會自然就多。

還有醫療條件,全國的醫院和診所加起來都沒幾個,HIV檢測和抗病毒藥物供應也跟不上。結果就是,艾滋病在這兒跟野火似的,燒瞭幾十年都沒撲滅。

更慘的是,這病不光毀身體,還毀社會。35歲的平均壽命意味著啥?很多人還沒活到能養傢糊口的時候就沒瞭,留下孤兒寡母一大堆。傢庭崩瞭,經濟更垮,整個國傢像是陷進瞭一個死循環。

二、國王姆斯瓦蒂三世:揮金如土的“防艾先鋒”?

說到埃斯瓦蒂尼,就繞不開他們的國王姆斯瓦蒂三世。他1986年登基,當時才18歲,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君主之一。按說年輕有活力,應該能幹點大事吧?結果幾十年下來,他幹的事兒倒是挺多,但大多讓人無語。

先說他的生活作風。埃斯瓦蒂尼窮得叮當響,可國王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私傢飛機隨便飛,豪車塞滿車庫,光是宮殿就有十幾個。

他還特別喜歡娶老婆,到現在為止至少有15個正式妻子,每年一度的“蘆葦舞節”更是成瞭他挑妃子的“選美大會”。這節上是全國幾萬年輕女孩跳舞,國王看中誰就娶誰,場面堪稱壯觀。

按理說,國傢都這樣瞭,你好歹低調點吧?他偏不,反正錢花得爽,至於哪來的錢,外界猜測不少,有說靠南非援助的,有說賣資源的,反正老百姓是沒見著多少好處。

面對艾滋病這攤子事兒,姆斯瓦蒂三世也不是完全沒動靜。他提過不少“防艾政策”,但這些招數奇葩得讓人懷疑他是不是認真想解決問題的。

比如2001年,他突發奇想,下令全國人民禁欲五年。對,你沒聽錯,就是不許發生性行為,理由是“斷瞭傳播鏈,艾滋病就沒瞭”。這政策一出,國際媒體都炸瞭鍋。

《衛報》當時就報道說,這禁令根本沒人當真,連國王自己都沒管住褲腰帶,照樣娶妻納妾。結果呢?禁令執行沒多久就不瞭瞭之,艾滋病照樣肆虐。

還有更離譜的。他還提出過給艾滋病患者“烙印做標記”,說是為瞭提醒大傢小心。這想法一公佈,人權組織直接開噴,說這跟納粹似的,完全是踐踏人權。

況且烙印能幹啥?防傳染還是治病?根本就是拍腦袋想出來的餿主意。這些政策不僅沒用,還讓老百姓對國王更加反感,覺得他壓根兒沒把民生放心上。

三、艾滋病危機下的社會百態

國王在上面瞎折騰,老百姓在下面苦不堪言。艾滋病不隻是個健康問題,它還把整個社會撕得七零八落。先說傢庭吧,感染率高到這個地步,很多傢庭的主勞力早早就沒瞭。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埃斯瓦蒂尼的孤兒數量在非洲國傢裡排前列,大部分都是因為父母死於艾滋病。這些孩子沒錢上學,長大瞭又沒技能,隻能繼續窮下去。

勞動力沒瞭,農業生產自然跟不上。埃斯瓦蒂尼本來就靠種甘蔗、養牛過日子,現在人手不夠,產量年年下滑。出口少瞭,國傢收入也少瞭,政府哪有錢投到醫療和教育上?惡性循環就這樣越轉越深。

還有個事兒挺讓人頭疼的,就是性工作在這兒特別普遍。因為窮,很多人沒辦法,隻能靠這個吃飯。可HIV檢測和避孕措施又跟不上,性工作者成瞭病毒傳播的高危人群。政府倒是想管,但光靠禁令哪行啊?沒給這些人出路,光喊口號有個屁用。

社會風氣也被這病搞得烏煙瘴氣。有人因為怕感染,連親戚朋友都不敢走動,社區關系變得冷漠。還有人信偏方,覺得喝草藥能治艾滋,結果錢花光瞭,病還更重瞭。整個國傢就像被一層陰霾罩著,誰也不知道明天會咋樣。

四、國際社會咋看?

埃斯瓦蒂尼的情況這麼糟,國際社會也不是沒看見。聯合國、世衛組織、世界銀行這些機構都往這兒砸過錢。

過去十幾年,全球基金和美國政府的艾滋病緊急救援計劃給埃斯瓦蒂尼投瞭不少,主要是推HIV檢測和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效果呢?還真有點兒。感染率從最高峰的31%降到瞭現在的27%左右,新發病例也在減少。

但問題也一大堆。援助錢不少,可管理是個大窟窿。有報道說,部分資金被挪用瞭,具體誰幹的不好說,反正沒全用到正地方。加上國王那副德行,國際社會對他的信任度也低。有人甚至公開批評,說援助等於變相養著這個腐敗政權。

再說醫療基礎設施,哪怕有藥,也送不到偏遠地區。農村的人占瞭全國七成以上,可他們連個像樣的診所都找不到。國際組織推的性教育項目也不順利,傳統觀念太強,很多人覺得談性是丟臉的事兒,老師都不好意思講。

五、國王的統治還能撐多久?

姆斯瓦蒂三世這套絕對君主制,在21世紀看著是真有點格格不入。埃斯瓦蒂尼是非洲最後一個君主專制國傢,國王說瞭算,議會就是個擺設。2024年自由之傢的報告直接給這兒的自由度打瞭超低分,說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基本為零。

老百姓早就看不下瞭。過去幾年,抗議活動越來越多,尤其2021年那波,直接演變成瞭全國騷亂。年輕人走上街頭,要民主,要工作,要國王滾蛋。

政府咋辦?派警察鎮壓唄,人權觀察的報告說,當時至少有幾十人被打死,上百人受傷。可這壓得住嗎?民怨已經沸騰瞭,國王再不改,估計遲早得出大事兒。

國際壓力也不小。南非是埃斯瓦蒂尼的大靠山,可連南非都開始公開批評姆斯瓦蒂三世的管理方式。援助國也盯著呢,要是他再不拿出點像樣的改革,錢袋子可能就捂緊瞭。

六、艾滋病危機有解嗎?

說實話,埃斯瓦蒂尼的艾滋病問題要想根治,難如登天。但也不是完全沒希望。國際經驗證明,普及檢測和治療是關鍵。像烏幹達、博茨瓦納這些國傢,靠著大規模推廣抗病毒藥物,感染率和死亡率都降瞭不少。

埃斯瓦蒂尼其實也在學這個路子,艾滋病規劃署的數據顯示,現在有80%以上的感染者知道自己情況,70%多的人在接受治療。這是個好開頭。

但光靠外援不行,內部得跟上。國王那套奇葩政策肯定是廢瞭,得換成務實的招兒。比如加大性教育投入,別老覺得這事兒丟人;再比如給性工作者發避孕套,提供免費檢測,別光想著抓人。還有經濟,得讓人有活幹,不然窮病交加,誰也救不瞭。

埃斯瓦蒂尼現在就像站在十字路口。樂觀點看,國際援助和醫療進步給瞭點希望;悲觀點說,國王不改做派,老百姓不滿意,這國傢遲早得出亂子。

說到底,這地方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攢下的,想解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希望哪天再聊起埃斯瓦蒂尼,不是因為它有多慘,而是因為它終於熬出來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