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介入沖突後,美大舉增兵中東,不到24小時,伊重申不尋求核武

當地時間6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剛表示未來美國可能會介入伊以沖突,美軍緊接著就有瞭新動作。

據多傢外媒報道,6月15日晚上,包括KC-135和KC-46加油機在內的“至少30架”美國空軍加油機穿越瞭大西洋,按照這些媒體的說法,它們此行很可能是前往中東,為以色列空襲伊朗提供輔助。

此外,當地時間6月16日,美國的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也取消瞭訪問越南的計劃,緊急從南海撤離趕往馬六甲海峽。

坦率地講,美國此次增兵中東,顯然與伊朗的威脅有關。

此前,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突襲後,伊朗方面就多次指責美國為以色列的襲擊行動提供幫助,並強調自己掌握相關證據。

在這個基礎上,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在15日舉行的記者會上稱,美國必須為此承擔責任。不僅如此,有伊朗高層官員還表示,伊朗正計劃對在中東地區的美軍基地實施打擊。

因此,美國此時派航母、軍機趕往中東,一是為瞭威懾伊朗,避免伊朗對美軍基地實施報復,二是為瞭在伊朗打擊以色列或美軍基地時方便協防。

當然,美國此舉也可能是在為軍事介入伊以沖突做準備。

根據現有消息來看,以色列方面多次向特朗普表示,希望美方能幫助以方徹底摧毀伊朗的核計劃,而白宮內部不少鷹派政客對軍事介入伊以沖突同樣持開放態度,連特朗普的親密盟友林賽·格雷厄姆和美國副總統萬斯都宣稱,如果伊朗不能做出重大讓步,那美國就得做好軍事幹預的準備。

不過,考慮到特朗普本人多次標榜自己是“和平締造者”,加上其支持者中不少右翼人士曾警告特朗普,不要讓美國陷入一場新的中東戰爭,所以特朗普最終是否會選擇下場,仍是個未知數。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航母駛向中東當天,伊朗總統佩澤希奇揚再次重申稱,伊朗不尋求核武器,而且強調此次並非是伊朗主動退出核談判。

另外,有消息人士透露,伊朗方面正在通過一些第三方國傢,向以色列和美國釋放重啟核談判的信號。

按照爆料人的說法,隻要美方能勸說以色列停火,伊朗方面將以更加靈活的態度參與接下來的核談判,其中包括暫停所有鈾濃縮活動至少一至三年,以及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嚴格檢查等。

針對該說法,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否認稱,伊朗並未通過第三方國傢向以色列傳達信息。

暫且不談這則爆料的真假性,僅從伊朗總統多次喊話美方約束以色列、重申不尋求核武等做法來看,伊朗目前仍對美國抱有幻想。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不排除伊朗後續會通過在核談判上做出更大讓步,以換取停火的可能性。

盡管如此,就現階段而言,伊朗與以色列仍在互相展開襲擊。據瞭解,伊朗正在準備一場大規模的報復行動,與此同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放風可能會對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出手。

鑒於此,雙方短期內可能仍會處於“報復—反報復”的循環中。

#中方宣佈:迅速從伊朗以色列撤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