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那邊真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又成瞭全球關註的焦點。這回不是因為他又說瞭啥驚天動地的話,而是因為他在2025年6月8日登“空軍一號”時摔瞭一跤。這事兒聽起來挺糗,但放大來看,其實跟美國眼下的亂局脫不瞭幹系。更巧的是,洛杉磯剛爆發瞭一場大規模騷亂,被媒體直接喊成“美國內戰”,還有人翻出四年前的預言,說這事兒早有人料到瞭。
先說說特朗普摔跤這事兒。2025年6月8日,他準備坐“空軍一號”去外地視察,結果在登機舷梯上腳底一滑,直接摔瞭個結實。這畫面被電視鏡頭逮個正著,瞬間刷爆瞭網絡。民主黨那邊樂開瞭花,有人直接在X平臺上調侃這是“因果報應”,因為四年前特朗普還拿拜登摔跤開涮。這回風水輪流轉,自己栽瞭跟頭,輿論自然炸瞭鍋。
但這事兒可不隻是個笑話。特朗普摔倒的背景是大麻煩不斷:國內有洛杉磯騷亂,國際上有印巴沖突、俄烏局勢惡化,他還跟馬斯克公開掐架。這跤摔得不是時候,媒體趁機大做文章,CNN甚至全天候分析這對他政治形象的打擊。有人質疑他身體是不是不行瞭,畢竟他都快80瞭。這摔倒成瞭個象征,好像美國這國傢也在搖搖欲墜。

再來說洛杉磯那場騷亂,這才是重頭戲。事情得從2025年6月6日說起。那天早上,聯邦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突然出動,包圍瞭洛杉磯好幾個購物中心和工廠,目標是抓非法移民。這行動規模不小,特工全是武裝到牙齒,直接沖進商場和工廠查身份。結果當天就抓瞭44個人,現場亂成一鍋粥。
洛杉磯是民主黨的大本營,當地人對移民問題一直比較寬容。這突襲就像捅瞭馬蜂窩,居民直接炸毛瞭。消息傳開後,憤怒的人群開始聚集,有移民權利的支持者,也有被抓的人的親戚朋友。他們舉著標語抗議,堵住執法車輛,場面一度失控。中午時分,抗議者跟特工起瞭沖突,特工用瞭胡椒噴霧和警棍,傷瞭不少人。到傍晚,抗議隊伍漲到幾千人,把市中心的主要街道都堵死瞭。
當天晚上,洛杉磯市議會緊急開會,發表聲明譴責聯邦這波操作,說這是對社區的侵犯。市長卡倫·巴斯也在電視上公開批評特朗普政府,說這是在散播恐懼,破壞城市根基。她還放話要保護居民,呼籲聯邦停手。可這時候,特朗普那邊正忙著應付其他亂子,根本沒打算收手。
騷亂第二天,也就是6月7日,特朗普坐不住瞭。他先是在X平臺上發聲明,警告加州州長紐森和市長巴斯,說他們要是控制不住局面,聯邦就親自上場收拾“暴亂和搶劫”。當天他就下令派2000名國民警衛隊士兵進駐洛杉磯,說是要“結束移民暴亂,解放城市”。
6月8日早上,軍車開進洛杉磯,士兵帶著防暴裝備在街上佈防線。可這招非但沒壓住火,反而火上澆油。抗議者跟國民警衛隊正面剛上瞭,有人朝士兵扔瓶子和石頭,士兵回擊用瞭催淚瓦斯,街頭濃煙滾滾。國防部長赫格塞思還放話,說暴力再不消停,就得出動海軍陸戰隊。這話一出,加州政府徹底怒瞭,紐森要求立刻撤兵,還威脅要打官司。

特朗普這邊也沒閑著。他下令執法人員可以對“吐口水的抗議者”用武力,還禁止示威者蒙面,想把鎮壓力度再加碼。這場沖突雖然沒真變成槍林彈雨的內戰,但街頭對峙的激烈程度,已經讓媒體喊出瞭“美國內戰”的標題。
說到這兒,得提提標題裡的“四年前的預言”。這事兒得追溯到2021年,當時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剛結束,國會山騷亂剛過去。一位名叫約翰·史密斯(化名)的美國外交官曾在內部報告裡警告,說特朗普的政策和社會分裂遲早會把美國推向“內戰邊緣”。他當時分析,特朗普的強硬作風、反移民政策加上黨派對立,會讓社會矛盾越攢越多,尤其在移民問題上容易擦槍走火。
這份報告後來泄露出來,被媒體炒得挺熱。雖然沒啥具體時間點,但2025年的洛杉磯騷亂還真有點應驗的意思。移民突襲引發抗議,聯邦和地方對著幹,街頭沖突升級,這不就是報告裡說的“社會撕裂”嗎?當然,有人覺得這預言被誇大瞭,畢竟現在的沖突還沒到全面開戰的地步。但不可否認,美國的分裂確實越來越明顯。
面對洛杉磯的亂局,特朗普的策略就是硬剛。他這人一貫不服軟,這回也不例外。除瞭派國民警衛隊,他還公開把抗議者叫成“暴徒”,說他們是受民主黨煽動的。他甚至暗示加州的地方政府故意放縱混亂,好讓他難堪。
可這時候,他手裡牌也不多。國際上,印巴沖突裡印度擊落美制戰機,讓美國武器名聲掃地;俄烏沖突升級,談判也黃瞭。國內,馬斯克公開diss他的移民政策,威脅要把特斯拉搬走。特朗普想用洛杉磯這事兒立威,結果卻把自己逼進瞭墻角。他的支持率在騷亂後跌得更狠,共和黨內部都有人開始嘀咕,這老大爺是不是真不行瞭。

特朗普摔跤是小事,背後是他們國傢撕裂得太狠瞭。移民問題、黨派鬥爭、強硬政策,哪樣都像定時炸彈。洛杉磯這“內戰”沒真打起來,但那股火藥味兒誰都聞得出來。四年前的預言成沒成真不好說,可美國這社會矛盾,確實不是一天兩天能解開的。

這事兒對咱們有啥啟發?可能就是國傢穩定真挺重要。美國的亂局看著熱鬧,但老百姓日子不好過,經濟也跟著遭殃。特朗普這跟頭栽得挺大,可美國這國傢,怕是還沒到谷底。未來咋走,誰也說不準。你們咋看這事兒?歡迎留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