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總是在不經意中匆匆流逝,經歷過的人、經歷過的事也會在記憶中漸漸地變得模糊與淡忘。但每當看到那年代的老照片,瞬刻間就能勾起瞭我們對青春歲月的追思,從碎片的回眸中仿佛又讓我們回到瞭從前。

圖一、上世紀80年代初,無錫縣紅旗公社漁業大隊基幹民兵參加水上演習。
那年代各工廠、農村大隊幾乎都有民兵組織,經常開展射擊、投彈、越野行軍等訓練,水上演習是根據江南地理環境而制定的針對性模擬戰爭需要進行的武裝訓練活動。手榴彈實戰訓練是非常危險的事,無錫曾經出過事故,一名教導員為之而犧牲。

圖二、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無錫郊區蠡湖舉辦的遊泳比賽。當時的太湖、蠡湖的水質應該是不錯的,污染程度不高。記得八十年代無錫還有對外開放的蠡湖露天遊泳場,吸引眾多民眾前去遊泳,成為一種納涼避暑的運動方式。現在太湖和蠡湖都禁止野泳瞭,既是水質原因更重要的是考慮安全因素。

圖三、1976年,無錫郊區小學生進行武術表演。
這應該是某些學校的特色活動,不是每個學校都有武術隊的。看照片他們穿的可能是當時流行的燈籠褲。那時最有名氣的是“小京班”,好像各個區都有這個培養文藝表演尖子生的輔導班,袁夢雅、鄧建棟等都是從“小京班”走上藝術之路的。

圖四、上世紀七十年代,無錫郊區進行的學生運動會現場。當時學生體育課和運動會的體育器材相當簡陋,一般學校體育課的跳高都使用的是普通竹竿,沒有海綿墊子,學生完成跳高動作後都是跳入沙坑裡的,跳完後鞋子裡都是沙子。那時孩子大多是穿不起白球鞋的,因為白球鞋易臟,影響使用壽命,穿解放球鞋的孩子多,白球鞋臟瞭有的就用白粉筆塗一下。記得我們校運動會要破市紀錄和校紀錄才會獎勵一雙白球鞋。
(圖片均來自無錫市郊區的文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