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全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籌備緊鑼密鼓

  6月16日是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倒計時第40天,當日舉辦新聞發佈會,發佈賽事舉辦的重大意義、競賽組織、特色亮點及籌備情況,截至目前,賽事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後沖刺階段。  

  第十一屆全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民族團結的盛會、群眾體育的盛會”為定位,以“相約玉龍故裡 建設亮麗北疆”為主題,旨在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體育精神,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傢園,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賽事將於2025年7月26日至31日在赤峰市舉辦,共設置18個競賽項目和12個表演項目,是歷屆中項目最多、形式最豐富的一屆。”內蒙古自治區民委副主任李志友說,屆時全區12個盟市都將組團參加,運動員、領隊、教練員、裁判員將達到2600人,開幕式現場人數將達到3萬人。

  賽事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後沖刺階段,在赤峰體育一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消防安全設備進行全面整修。“目前中心內火災預警水系統、電系統、預作用系統、水炮系統進行瞭全面整修,完善瞭消防預警和初步處置措施,將為賽事安全運行和市民健身活動提供有力保障。”赤峰市全民健身中心主任高新說道。

  第十一屆全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所有比賽場地均已確定。其中搏克、蒙古射箭、蒙古象棋、佈魯、秋千、武術、射弩、中國式摔跤、押加、毽球、搶樞、民族健身操、波依闊、沙嘎14個項目將在赤峰市體育中心及市區相關院校體育場館舉行;賽馬、賽駱駝、男兒三藝、駝球4個項目將在巴林右旗阿敦塔拉賽馬場進行。“我們將對全部比賽場館進行實地踏勘,對器材進行實地檢查和安全隱患排查,為賽事提供安全、規范、高標準的競賽技術保障。”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副局長劉胡成說道。

  “赤峰市將舉全市之力高質量高標準做好各項賽事籌備工作,努力把本屆運動會辦成一屆精彩、圓滿、成功的盛會。”赤峰市政府副市長楊牧說,運動會期間,將舉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赤峰“好物”展銷會、烏蘭牧騎展演等系列活動,助推全區文旅體農商融合發展,切實將賽事“流量”變為發展“增量”,為內蒙古自治區辦好兩件大事賦能,為“闖新路、進中遊”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