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畦為紙 歲月成詩
郭暢

晨光初醒時,我總被竹籬笆那邊窸窸窣窣的動靜勾去心神。父親早已蹲在菜畦裡,脊背彎成一張蓄勢待發的弓,指尖捏著一粒飽滿的黃瓜籽,像對待初生嬰孩般輕輕摁進溫熱的泥土。露珠順著草帽簷滾落,在他深藍色的工裝上洇出深淺不一的圓斑,倒像是給衣裳繡瞭朵別致的雲。
父親的菜園子是用腳步丈量出的天地。東邊三畦番茄架起翡翠帷幔,西邊兩壟韭菜剪出齊整的碧發,南墻根下葫蘆秧正順著麻繩攀緣,北側豆角架則垂著成串的綠鈴鐺。他常說:“種菜如育人,急不得,躁不得。”於是日日晨昏,總見他在田壟間巡看,時而俯身扶正歪斜的菜苗,時而踮腳摘除卷心菜上的蚜蟲,拔草定要連根帶土,生怕驚瞭地下蚯蚓的美夢。
最妙是盛夏黃昏。夕陽把菜園染成琥珀色時,父親會變戲法似的摘下紫得發亮的茄子,掰開還沾著晨露的嫩玉米。熗鍋的蔥花在鐵鍋裡跳起圓舞曲,西紅柿切出晶瑩的沙瓤,黃瓜拍裂時清脆的“咔嚓”聲,像是給燥熱的夏天敲響清涼的木魚。我們圍坐在爬滿絲瓜藤的涼棚下,看晚風將豆角葉子翻出銀白的背面,聽父親講那些被歲月醃漬過的往事:“這畦空心菜啊,和你們兄妹幾個同年生,眼見著從細伶伶的芽抽成潑天的綠……”
父親對土地的癡迷,總讓我想起他修理鐘表時的模樣。曾經佈滿機油的雙手,如今在泥土裡打磨出更溫潤的紋路。他常捧著新結的南瓜如獲至寶:“你們看這臍圈,像不像古銅錢紋?”或是突然拽住路過的鄰居,硬往人懷裡塞把帶絨毛的黃瓜:“剛摘的,頂花帶刺,涼拌最是爽口!”有次暴雨驟至,他竟披著雨衣沖進菜園,用塑料佈蓋好豇豆架,自己倒成瞭雨幕裡搖晃的蘑菇。
我漸漸懂得,父親種的不是菜,是流淌在四季裡的光陰。當城市裡的年輕人追逐網紅餐廳時,他守著半畝菜畦,把日子過成瞭會呼吸的詩行。那些在晨光中舒展的菜葉,在暮色裡沉甸甸低垂的果實,都在無聲訴說:最動人的風景,不在遠方,而在雙手觸得到的泥土裡,在眼眸看得見的生長中。
如今每當我路過生鮮超市,總會想起父親菜園裡帶著露水的青菜。它們教會我,生活不必總在別處尋覓,就像被晨露吻過的菜心,隻要俯身貼近土地,就能聽見歲月拔節的聲音。這或許就是父親用半生光陰寫就的哲理——真正的豐盛,是守著方寸之地,把平凡的日子種出花來。
來源:韓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