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不知不覺,明日就是2025年6月20日瞭,這天不僅是一個即將進入周末的星期五,更是今年夏至的前一天,民間稱之為“離日”。所謂“頓悟黃芽理,陰陽稟自然”,在古人看來,離日是自然界陰陽轉換、五行更替的節點,具有著特殊的意義,在離日當天,天地間的陰陽兩氣、五行之氣都會發生微妙的變化,人們應當順應自然規律,例如調整飲食、作息和情緒等,以此保持身體的陰陽平衡。

什麼是“離日”?有啥說法?
《玉門經》中對“離日”有著明確的記載:“離者,陰陽分至前一辰也。”《周易·說卦》又雲:“艮為山……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四季開始的節氣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四個節氣也被稱為“四立”。除此之外,還有四個節氣代表著季節的過半,正好平分整個季節,分別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這四個節氣也叫“二分二至”。在古人看來,二分二至這四個節氣代表著每個節氣轉換的關鍵點,特別是這四個節氣的前一天,自然界的陰陽兩氣的距離開始增大或縮小,故而得名“離日”。
在道傢文化中,每個特殊的日子都會對應64卦中的一個卦象,以此反映陰陽兩氣彼此消長的過程。而離日對應的就是“艮卦”,卦象為一陽爻在上、二陰爻在下,象征著自然界中陽氣居上,不欲再升,也不能再升;陰氣處下,不欲再降,也不能再降,陰陽各安其位,相互約制,呈現出陰陽平衡之勢。

在我們老祖宗看來,萬物均可歸納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四季也與這五種基本元素所對應,每當到瞭季節過半的日子,無形之間的相生相克關系就會發生變化,例如春分後木離而火生,夏至後火離而土生(長夏後土離而金生),春分後金離而水生,冬至後水離而木生。
夏至後,自然界的火氣因過盛而開始消離,長夏(三伏天)的土氣開始升騰,而秋天的金氣還因火氣未完全消散而蟄伏於地下。因此,夏至前的“離日”是“火氣將離,土氣初生,金氣蟄伏”的重要時刻。

不是迷信!明日離日,這天不僅是夏至的前一天,更是一個自然界陰陽、五行轉換的重要時刻,同時也是農歷五月的“九毒日”之一。因此這天有很多的習俗和講究,每當離日快到來之際,身邊的老人就會提醒大傢,記得:1不坐、2不喝、3不睡,分別指的都是什麼?建議早些瞭解,別太大意瞭!
1不坐:不長時間久坐不動
明日是夏至節氣的前一天,稱之為“離日”,這天的到來意味著夏季即將過半,隨著夏季的不斷深入,天氣開始愈發炎熱,但在這樣的天氣下也要適當運動,避免長時間的久坐不動。因為《黃帝內經》中就有“久坐傷肉”的說法,其中“傷肉”並非單純指肌肉受損,還有著氣血運行受阻的意思。畢竟長時間久坐不動,身體的肌肉和關節得不到充分的活動,身體的代謝從而減緩,時間久瞭就容易出現胃腸功能紊亂、頸椎病、頭暈、頭痛等不適。並且,隨著天氣的炎熱,人體陽氣生發開始旺盛,如果長時間久坐不動,則會阻礙陽氣的正常生發,從而導致陽氣在身體不斷聚集,身體就很容易出現上火的癥狀。
但這裡也不是說讓大傢運動的越多越好,反而也不能過度運動。因為夏季過半後,隨著天氣炎熱,自然界的陽氣達到極致,人體陽氣隨之發泄,不僅皮膚松弛,毛孔還會處於張開的狀態,此時如果消耗過多的體力,則會使人體陽氣處於內虛的狀態。特別過度運動後,身體會大量出汗,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會損陽氣,從而身體的陰陽平衡就會打破,身體因此很容易中暑。
那麼,夏季過半後,該如何合理安排運動呢?首先,運動的時間應避免在中午,以防中暑,可以選擇清晨或傍晚氣溫相對較低的時間段。其次,運動方式盡量選擇柔和、動作緩慢的運動,例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這些運動既能鍛煉身體,又不會讓身體過於疲憊。最後,運動的時長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一開始就長時間運動,當感到疲勞時,應及時停止運動,休息調整。
2不喝:不大量喝水
明日五月廿五就是夏至的前一天瞭,隨著天氣越來越熱,人們經常會出現口渴的情況,這是因為在炎熱的天氣中,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加速,身體為瞭散熱,會通過出汗的方式來調節體溫。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大量出汗就會導致體內水分流失,身體缺水瞭,自然就會感到口渴。並且,隨著夏季即將過半,自然界陽氣旺盛,人體的陽氣浮於體表,脾胃、腎臟功能相對較弱,身體對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也會因此降低,這也會加重口渴的感覺。
口渴瞭自然要喝水,但要避免一次喝太多的水。《景嶽全書》中對此就有記載:“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水化於氣,故其標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在古人看來,水的代謝和脾胃、肺、腎等臟腑都有關系,其中脾胃起著關鍵作用,如果一次性喝太多的水,那麼脾胃就會來不及運化,水就會停滯在體內,形成水濕。水濕困脾,就會導致脾胃更加虛弱,出現腹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不不適。
那麼,口渴後該如何合理喝水呢?一般來說,要遵循“少飲多次”的喝水原則,不要等到口渴瞭才猛喝水,而應該每隔一段時間就喝上幾口,讓身體時刻保持一定的水分供應,這樣既能緩解口渴不適,又不會給脾胃造成太大負擔。而且,不要因為夏季炎熱就喝冰水,要多喝溫水,避免刺激脾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
3不睡:不睡太長時間的午覺
隨著夏季離日的到來,人體的代謝功能也將進一步加快,人們因此很容易感到疲憊,這時候很多人就會通過睡午覺的方式來緩解“夏乏”所帶來的不適。畢竟中午是陽氣極盛的時段,隨後陰氣開始逐漸上升,這時候睡午覺,能幫助人體調節陰陽平衡。而且,中午是心經當令的時候,氣血回歸心經比較多。在這時小憩一會兒,有助於氣血回歸到心經,養心安神,緩解心煩。因此,適當的睡午覺可以消除疲勞,恢復精力,從而提高下午的工作和學習效率。
但是要註意,睡午覺的時間避免過長。因為午睡的時間過長,大腦就會進入深度睡眠,如果突然從深度睡眠中醒來,身體和大腦就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從睡眠到清醒的轉變,這個過程會讓人感覺更加困倦,就像半夜被人叫醒一樣難受。所以說,在炎熱的天氣中適當午睡可以養心,但要避免睡午覺的時間太久,午睡的時間控制在20至40分鐘即可,這個時間段不僅能避免進入深度睡眠,又能有效的恢復精神和體力。

總結,明日五月二十五(陽歷6月20日)是“離日”,有啥特點?這天不僅是夏季節氣的前一天,更是農歷五月的“九毒日”之一。隨著夏季的深入,無論多忙,記得1不坐、2不喝、3不睡,這不是迷信,而是老人的生活經驗,別大意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