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金鷺特種合金有限公司展出瞭航空航天典型零部件加工解決方案。
晨報訊(記者 葉子申)從昨日起至6月20日,第二十三屆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海創會”)在福州舉辦。本屆海創會設置廈門展區,主題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共有15傢廈企帶著前沿技術與創新產品亮相。昨日,廈門市展團還有3個重點項目成功簽約,計劃總投資超8000萬元。
在廈門展區,廈門鎢業子公司廈門金鷺特種合金有限公司展出瞭航空航天典型零部件加工解決方案;其中,“朱雀”系列航空航天高溫合金加工刀具引起瞭與會人士的關註。這款產品隻有指甲蓋大小,已突破歐美廠傢的技術壟斷。“利用這個技術,就相當於在原來的刀片上穿瞭一層防彈衣,它就特別耐用。”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主任范超穎說,目前國產大飛機C919制造就使用瞭“朱雀”這一系列刀具。
廈門金名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次參加海創會,此次帶來瞭一整套企業用能的綜合解決方案。“它可以用在醫院、學校、工廠、政府、商超等領域,通過設備節能改造,結合AI智能管控平臺,實現全面節能。”公司產品經理高志勇說。
廈門雲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瞭一架銀色無人機。這款全電動碳纖維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翼展為3.5米,機身由全碳纖維制成,輕盈強韌。它的最大飛行裡程達150千米,最大起飛重量為23千克,支持一鍵起飛、降落、懸停、盤旋等,還可以制定8條用戶航線,自動執行飛行任務。
廈門黑鏡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品名為“歷史人物AI智能體”。這款產品可以通過歷史文獻數字化與AI糾偏系統,還原真實的歷史事件及人物,同時利用AIGC技術實現面部細節處理、真實日照解析,打造數字文化空間。
在昨日舉行的項目簽約儀式上,廈門市展團嘉氫科技高性能納米催化劑產業化建設項目等3個重點項目成功簽約,計劃總投資超8000萬元。
其中,海滄區與廈門嘉氫科技有限公司就嘉氫科技高性能納米催化劑產業化建設項目進行簽約,項目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2025年建設產線,達產後年產值3億元;福建福昕軟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與廈門卡倫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電子圖檔引擎戰略合作項目,計劃投資3000萬元,構建一個基於深度融合的PDF&CAD統一數據源與先進人工智能(AI)技術相結合的智能化設計引擎;博大視野(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將與廈門理工學院合作,開發“基於大模型的港機駕駛關鍵算法”。
據悉,本屆海創會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創新”為主題,設置“線下展會+線上雲展廳”雙平臺,截至目前共吸引258傢參展單位、征集1022項高新技術成果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