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再高也別用這 3 種方式旅行!63 歲老人走遍大好河山,教你這樣玩才愜意

剛退休那會兒,時間多瞭,手裡也有點餘錢,想著總算可以“隨心所欲”去旅遊瞭,結果呢?一開始踩瞭不少坑,花瞭不少冤枉錢,心還累得夠嗆!

後來,我總結出一句話:退休金再多,也經不起“不會玩”的折騰。下面這3種旅遊方式,我親身試過,勸大傢千萬別輕易嘗試!

第一種:趕行程式“打卡遊”,錢花瞭,人卻像被旅遊瞭一樣

還記得剛退休那年,我報瞭個“八日七城遊”,聽起來可厲害瞭,從昆明一路走到香格裡拉,行程排得比上班還緊。

每天五六點起床,坐車七八小時,景點一到就是:快!拍照!集合!導遊手舉小旗,一邊吆喝一邊催,耳邊一直響著“抓緊時間”,可我明明退休瞭,不是逃難啊!

到最後,每個地方都去瞭,照片拍瞭不少,可回傢一翻相冊,腦子裡是空的:到底哪是哪?誰知道啊!這種旅遊,說白瞭是“身體旅遊,靈魂沒到場”。

第二種:全靠朋友帶路,省錢倒是省瞭,但不自由也不開心

有些朋友說:“我去過那個地方,特別熟,跟我去就對瞭!”你一聽有人帶路,信任感滿滿,結果才發現:朋友熟的是他愛去的那一套,你愛不愛他沒考慮。

有一回我跟一個老姐妹去廈門,人傢早早訂瞭民宿、查好瞭餐廳,還列瞭詳細行程。聽起來靠譜,但我實在不想天天跑景點,曬到臉脫皮。

她非要帶我去網紅餐廳排隊兩個小時吃海鮮,我就想在鼓浪嶼找個小茶館坐著發呆。那幾天我嘴上笑著,心裡在倒數:“還有幾天可以回傢?”友情沒壞,但我發誓:以後絕不再“借遊”別人的路。

第三種:“花錢買舒服”式高消費遊,體驗一般,花費驚人

“退休瞭,就得享受!”這句話沒錯,但別誤會成:隻要貴的就是好的。

我也嘗試過豪華遊,五星級酒店+高端團,價格翻瞭兩三倍不說,真正體驗卻不如意。車子倒是寬敞瞭點,吃得精致瞭點,可那種“安排好一切”的旅行,沒有一點探索感,全程被人牽著鼻子走。

你問導遊能不能改行程?不行;想多留半天?不行;哪哪都貴,連瓶水都20塊,還是礦泉水。到最後的感受是:錢花瞭不少,但像坐在一條貴氣的流水線裡,被人溫柔“處理”完而已。

那怎麼旅遊才愜意?我現在的方式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長租+慢遊,每年隻去2~3個地方,但一待就是2個月以上。

住在安靜的小城,自己選合眼緣的民宿,早上去菜市場買菜,中午回傢做飯,下午慢慢逛古鎮,偶爾坐車去周邊轉轉。不用天天趕路、不用搶著打卡景點、不用擔心預算爆表,最重要的是我在“生活”而不是“旅遊”。

舉個例子:我去年在大理租瞭個小院子,1800一個月,騎著電瓶車滿城轉,咖啡館、花市、小飯館樣樣打卡,一點都不比去國外差!

別被“退休金多少”限制瞭對生活的想象,也別被“旅遊就是刷景點”框住瞭心。好的退休旅行,是慢慢地看、自在地走、輕松地過日子。

所以,別再問“去哪玩花得少?”不如換個問法:“哪種方式讓我玩得最舒服?”

我63歲,依舊在路上,不是為瞭遠方有多美,而是現在的我,終於能決定自己怎麼活。

來源 小青仙聊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