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耍摔跤經常有
但膝蓋持續腫痛
反復發燒
皮膚出現青紫瘀斑
可不一定是貪玩惹的禍
據報道,深圳有一名4歲男童強強(化名)產生瞭上述癥狀,傢長一開始沒在意,以為是腿上不小心磕絆的。誰知道一年瞭孩子還吵著腿疼,到醫院一看才揪出真兇:佈魯氏菌病(佈病)!

醫生詢問傢長,強強此前是否接觸過牛羊類動物?
傢長這才回憶起,去年暑假帶孩子回老傢,購買瞭村裡現擠的“新鮮羊奶”,以為“零添加”“天然新鮮”,僅簡單加熱後沒煮沸就給孩子喝瞭。
醫生敲黑板:佈魯氏菌在生乳中存活率高,要充分煮沸才能被殺死,兒童感染後可能引發終身關節損傷!經過5天治療後,強強病情明顯好轉。
腰酸腿疼沒精神 這是什麼怪病?
強強所患的佈魯氏菌病簡稱“佈病”,是由佈魯氏菌屬的細菌引起,為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屬於傳染性強、病情較重、需嚴格管理的疾病。

患者感染佈魯氏菌後,典型表現是反復發熱、多汗、關節和肌肉疼痛等,還會出現疲軟、乏力的癥狀,因此俗稱“蔫巴病”“懶漢病”。
除以上癥狀,佈魯氏菌病還能引起關節炎、淋巴結炎、肺炎、腦膜腦炎、心內膜炎等疾病,還可能累及生殖泌尿系統,出現睪丸炎等。

逃脫免疫系統攻擊
“躲”到細胞內興風作浪
除瞭較高的致病性,佈魯氏菌還異常“狡猾”。比其他細菌厲害之處就在於,它是一種兼性細胞內寄生菌。
簡單來說,一般細菌會被人體的免疫細胞攻擊、消滅,而佈魯氏菌能躲到人體自身的細胞內,從而躲避免疫細胞攻擊,導致持續感染,且該病目前沒有成熟可用的疫苗制劑。
因此,佈魯氏菌病的潛伏期往往較長,一般是一周到數月不等。
致病性強,又隱蔽,這種可怕的細菌是從哪來?又是怎麼感染人呢?
佈魯氏菌病可通過皮膚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傳播
導致人感染“佈病”的傳染源主要是羊、牛、豬等重要的傢畜,其次是駱駝、犬、馬、鹿、犛牛等。其中,羊種佈魯氏菌最容易引起人類感染。

佈魯氏菌主要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被感染的動物或動物制品傳播,主要途徑包括:
1.經皮膚黏膜直接接觸感染,如直接接觸病畜,或接觸被病畜污染的環境或物品。

2.經消化道感染,如食用無生產許可的奶或奶制品、生肉或肉類加工過程中未完全熟透、加工工具未生熟分開等。
3.經呼吸道感染,吸入被佈魯氏菌污染的飛沫、塵埃也可導致人感染“佈病”。如皮毛加工、飼養放牧、打掃畜圈衛生等。

圖源:衡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佈魯氏菌病不會人傳人!
佈魯氏菌病主要傳播途徑為動物傳人,通常不人傳人,雖有資料顯示,獻血、器官移植、性接觸也可能造成傳播,但較為罕見。
生奶退退退!肉類煮熟透!生熟要分開!
佈魯氏菌病專找兩類人:一類是貪“鮮”吃貨黨,愛喝生奶、吃生肉或半生肉;一類是職業暴露族,如牛羊養殖戶、屠宰售賣者、獸醫等。
因此,為瞭避免佈魯氏菌偷偷“潛入”,以下5條需切記:
1.不喝生奶,尤其不要飲用散裝、無衛生許可的奶;
2.不吃來源不明、未經檢疫的肉類,避免進食生肉、半熟肉等;
3.烹制肉類時,應註意烹飪工具的生熟分開;
4.從事牲畜飼養、皮毛及乳肉加工、獸醫等職業人群,與牲畜接觸過程中應采取個人防護,同時應勤洗手,保持生產及工作環境衛生,並定期進行體檢。
5.一般人群應做到接觸動物後勤洗手,不使用疫區動物糞便施肥。
雖然佈魯氏菌病癥狀多樣且隱蔽性較強,但隻要及時接受正規治療,一般不會產生較為嚴重的並發癥,多數愈後良好。
如出現長期反復發熱,或者發熱伴有關節疼痛,要仔細回想近期是否接觸牛、羊制品,並及時告知醫護人員,遵醫囑按療程規范治療,避免病情加重。
來國傢應急廣播綜合
來源: 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