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大party:自救蓋過狂歡!

在2023的SNEC上,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就預言:這個大Party,明年包括以後,都將不會再有瞭。但是對於很多光伏老人來說,SNEC就如光伏的春節一樣,過年總要吃頓餃子,光伏行情再差也要出來見見老朋友。

來瞭現場,趕碳號有兩個發現:第一,現在行情真冷,但是大佬們均認為光伏行業最冷的時刻還沒有到來;第二,拯救中國光伏行業的行動已經開始,政策各個部門、行業協會、企業正準備或是已經開始行動起來瞭。

未來,我們可以期待多個政府部門從多角度出發出臺政策,比如產能管控政策,出口引導政策;也可以期待光伏行業、光伏企業的行動,比如史無前例的行業大整合。據瞭解,光伏行業的大整合構想已經不局限在前不久熱議的矽料環節,也會包括矽片、電池、組件等環節。

正如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所言,光伏競爭直至流下最後一滴血,最後打掃戰場的就是勝利者。但是,誰又能保證自己是最後打掃戰場的人呢。因此,所有人都可以想想辦法,一起拯救中國光伏。

01

光伏三九天仍未到來

現在的光伏行情真的冷。6月10日舉行的SNEC大會開幕式,頭部企業掌舵人僅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出席。開幕式的常客隆基綠能的李振國、鐘寶申,以及通威股份的劉漢元都沒有出席。

圓桌會議的主持人李俊峰也戲稱:“今天的陣容不夠整齊啊。”三一矽能董事長代晴華感慨:“今天真正的老大沒有來……”

明天SNEC正式開展,估計光伏人更能真切地感觸到行情的溫度:幾乎每個展館都有空位,黃金廣告位也沒有賣出去……

展館正門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石永紅說:“現在的市場行業,每個企業都非常痛苦。我認為行業沒有到低谷。因為沒有多少企業大幅減產,也沒有什麼企業因此而活不下去……”

02

放棄幻想吧!能拯救光伏行業的隻有自己

一道新能董事長劉勇說:“行業至此,每一個光伏人都有責任。”造成光伏行業內卷的原因,大傢都很清楚,關鍵是下一步怎麼辦。

趕碳號總結瞭今天大佬們的主要觀點、態度。

第一,放棄幻想,接受現實。

不要幻想國傢出臺政策力挽狂瀾,幻想國內需求大爆發。李俊峰說:“解決供需失衡的問題,國傢給更廣闊的市場是一個思路,但是很不現實。現在也不能自己發燒,讓別人吃退燒藥。”

朱共山更是精辟總結市場邏輯的變化,“以前是政策托底,優先消納,保價保量,現在是全面市場化,全電量入市,浮動收益。”

更要放棄內耗、內卷。極致內卷的競爭環境下,中國晶矽組件技術已經足夠進步瞭,價格已經足夠便宜瞭。對此,朱共山說:“成本下降有物理極限和技術極限,極致降本、極限競爭無異於飲鴆止渴,必然打壓創新、惡化競合生態。”現在企業的毫厘之間去卷效率、卷價格沒有意義。

現在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光伏企業不優秀,而中國光伏的環境太惡劣。

第二,嚴格落實限產、限價、限投資。

李俊峰說:“現在的辦法就一條——漲價。面對現在這樣的局面,所有的行業都會限產、限價。試想一下每W組件9毛錢,每噸矽料6萬塊,企業自然就會盈利瞭。”當然,他也說這個價格隻是大概,具體還需要行業仔細測算。

其實,從去年3季度開始,光伏行業協會就已經在倡導企業自律——限產、限價。可惜效果不好,企業也沒有嚴格執行。去年光伏行業協會測算出來最低0.69/W的組件成本價,事實上很多企業仍然低價出貨,有的組件價值已經降低至0.62元/W。

對這種現象,石永紅說:“企業都希望別人自律,自己生存。自己都在爭份額。這是矛盾,是博弈。”

作為成員企業,一道新能源對光伏行業的自律行動更是深有體會。劉勇說:“自律公約執行的效果不好,一是自身能力問題;二是終端客戶的問題。光伏組件的客戶比較集中。”他並沒有展開說明內部傳導邏輯,隻是委婉地說,希望“客戶端也使一些力”。

趕碳號理解是希望以五大六小為代表的央國企招投標時不要唯低價論,“希望客戶端用力,就是希望下遊國央企配合”。

限產、限價是公眾可以看到的聲勢浩大的自律行動,尚且執行不到位。未曾吸引到眼球的“限制投資”行動效果則更差。

高紀凡在演講中提到,國傢發展改革委今年2月份開瞭個電視電話會議,嚴禁上新的產能的情況。但是,過去的幾個月來還有大量的新產能在上,加劇瞭內卷的競爭。

高紀凡更是嚴肅地指出:“在這個情況下,在中央明確再去上任何產能都是害人害己的事,加劇內卷。所以在這個時候,不管你什麼技術,我認為沒有必要、也不允許上任何產能。我相信國傢有關部門也會進行嚴肅地查處。”

第三,抬升門檻,“擠出去”一部分產能和一部分企業。

“擠出去”的手段有三個:技術和市場、資本。

特別是技術門檻的提升,將會擠出一部分產能。在談破除內卷時,劉勇也提到:“可以通過技術,標準等進步,把行業從低谷中拉回來。此前有領跑者計劃,最近也有這方面的傳聞。”總之,期待政策方面有所助力。

和技術相關的門檻還包括低碳、綠色。未來在碳值方面領先的新技術、新產品和企業更應當成為市場的主角。

高紀凡則繼續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他說:“光伏行業我們的專利數量在全球是遙遙領先,為什麼最後成瞭沒有門檻的一個行業呢?就是知識產權保護不行。”朱共山更是感慨:“以專利為主的知識產權是光伏的生命之體。TOPCon短短兩年便耗盡技術紅利的案例再也不能重演瞭。”談及行業整合,高紀凡向趕碳號表示,“即使隻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百分之一百的努力!”這正是企業傢精神。趕碳號以前就說過,光伏興亡,匹夫有責。行業危亡時刻,大傢必須攜手,全力以赴,做一些改變。

相比之下,朱共山更樂觀一些,他觀察到:“一年多來,技術、資本、市場的三重過濾,光伏不再是競逐的資本遊戲,而是幾十年如一日,靠情懷堅守、憑奉獻拓荒、以創新制勝、用心發電、合理取利的專業競賽。”低水平重復建設暫告一個段落。光伏從量變到質變,正在孕育新生態。

03

光伏行業小整合遠遠不夠……

未來拯救中國光伏還有哪些大招?

最大的期待當屬行業整合。今年五月,趕碳號曾經發文《多晶矽OPEC已就位!用700億大基金出清過剩產能?》,就提到矽料行業在醞釀一個計劃,由6個矽料老玩傢(通威、協鑫、大全、新特、亞矽、東方希望)組團成立基金,並購、整合其餘矽料產能,並以這種方式完成矽料產能出清,現正在征求有關政府部門的支持。

這則消息在市場如平地驚雷,很多人難以置信。

對此,今年6月初大全能源率先在投資交流中回應:“針對光伏產業目前存在問題與挑戰,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產業企業相繼提出瞭多種探索方案,體現出瞭相關方對於行業勢必要實現健康發展的強烈意願。無論探索方案以何種時間表和路線圖順利落地,對於光伏行業本身來講,就已經走在瞭改善向好的道路上。公司作為產業主要的參與企業,公司始終保持積極支持、配合的態度,願意參與和協同發揮各方優勢,尋求解決之道,並在探索的過程中始終將股東利益置於核心位置。”

今天,朱共山演講時更是透露就行業整合問題,已經和另一傢矽料龍頭通威股份的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溝通過。

朱共山還公開建議:“建立新能源產業國傢調節基金,助推行業生態修復。”

對於行業整合,高紀凡說得更透徹、更直白,他說:“剛才朱董事長(朱共山)說瞭,矽料現在已經開始瞭大整合。現在的中下遊的拉晶切片、電池組件也將要進行大整合。這個整合不是說簡單的小整合,小整合沒用。很多媒體說現在破產一些企業就好瞭。這不可能。因為這些破產企業的產能沒解決,這個行業的過剩照樣是沒有解決。隻有采取大整合,從過去的競爭局面形成更好的合作局面,才能夠解決行業的內卷的問題。”

此外,趕碳號認為,石永紅提出控制出口也是一個可行的新思路。石永紅認為:“現在行業自律執行不好,需要外力推動。針對國外市場方面,或可以控制出口額。我們先測算出來國外的市場是兩百億還是三百億,杜絕企業通過降價來搶國外市場的現象。”

他所在的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職能就包括向政府提供行業運行信息和建議;應對貿易摩擦,組織企業應對境外對我國出口機電產品的貿易救濟、知識產權等調查和貿易壁壘;組織制定行業規范,維護正常的進出口經營秩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