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施壓也沒用,美聯儲公佈利率決議,繼續保持按兵不動。中方大手一揮,再次減持82億美債。那麼,美聯儲為何拒絕降息?中方此時拋售美債,又釋放瞭什麼信號?
盡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半個多月前剛被叫去白宮“訓話”,還被當眾痛批不降息是一個“錯誤”,但在6月19日凌晨舉行的最新一輪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上,鮑威爾仍然按兵不動,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繼續維持在4.25%-4.50%不變。

在特朗普政府關稅計劃帶來的通脹風險面前,美聯儲連續4個月維持上述利率不變的決定,無疑更符合市場預期。決議聲明也中提到,盡管失業率依然較低,勞動力市場狀態保持良好,關於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也有所下降,但由於一系列經濟變量仍未確定,美聯儲更傾向於耐心等待。簡單來說,無論特朗普如何施壓,美聯儲都隻會基於市場走向來調整貨幣政策;至於何時降息、降息幅度如何,則要看當時的經濟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美聯儲依舊沒有降息,但罕見發出瞭警告,暗示美國經濟可能迎來重大沖擊。鮑威爾指出,“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可能存在滯後性,但關稅必然推高物價,關稅成本最終還是要由消費者買單。因此,盡管美聯儲今年大概率還會降息兩次,但明年的降息次數很可能減少到一次,美國經濟也可能出現溫和滯漲。

有分析認為,在關稅政策、地緣政治、通貨膨脹這三個因素的共同影響下,美國經濟形勢的確已經復雜到瞭連美聯儲都不敢輕易下決斷的程度。此時,鮑威爾堅持維持利率不變,一方面是為瞭保證貨幣政策的連貫性和穩定性,另一方面則是為瞭給市場更多反饋時間,避免過早降息引發新一輪通貨膨脹。不過,對債務壓力巨大的美國聯邦政府來說,維持在高位水平的利率就是一個大麻煩。
美國財政部18日公佈的4月份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當月,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債總額較上月減少瞭360億美元,但仍處於歷史第二高位水平。其中,美債第一、第二大海外持有國日本和英國分別加倉37億、284億美元美債,中方則延續瞭上個月的減持勢頭,拋售美債82億美元至7570億。

鑒於“對等關稅”政策正式生效後,全球金融市場遭遇劇烈震蕩,美股、美債市場也迎來瞭嚴重拋售。在此背景下,中方大手一揮,繼續拋售美債的決定,顯然與不容樂觀的中美關系存在必然聯系。畢竟中美兩國互征超100%關稅後,雙邊經貿合作就處於脫鉤斷鏈狀態。
出於對中美經貿合作前景以及美債爆雷風險的擔憂,中方不得不適度減持美債。而美聯儲拒絕為此下調利息,同樣也在情理之中。畢竟美債總額激增是聯邦財政收支不平衡所造成的,不能簡單依靠利率環境減輕利率負擔。換言之,美聯儲不受短期政治幹擾,不會為對等關稅政策“買單”,中國也不會放棄這張“美債牌”。

有分析稱,當前形勢下,如果特朗普政府真心想解決聯邦債務問題,同時穩住美債海外債主,應該做的就是放下關稅大棒,將更多精力放在穩定國內形勢上,同時停止在俄烏沖突、巴以沖突問題上的拱火澆油。畢竟隻有安全形勢穩定,美國經濟才能獲得穩定發展,隻有國內經濟形勢明朗瞭,美聯儲才能酌情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