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為什麼很少見10年車齡以上的國產車?

看到有網友提瞭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街上很少看到10年車齡以上的國產車。這個標題很容易讓人感覺是在變著法兒抨擊國產車品質不佳,不過既然提出來瞭,咱就詳細聊聊這個話題。

1、價格

車價是影響車主換車的重要因素,越是貴的車使用周期一般都越長。越是便宜的車反而更容易被換掉,畢竟錢少不心疼。

而當年國產車賣得好的幾乎沒有超過10萬塊錢的,很多都是六七萬。而合資車產品檔次要豐富得多,十幾萬、幾十萬的都有。2015年買個比亞迪F3落地不到6萬,而買個寶馬X3落地將近60萬,不出意外肯定是6萬塊的F3被換掉的概率更大。

2、消費心理

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大部分老百姓都是相對保守的,本本分分過日子、買車時就沒打算頻繁更換。這類人普遍會選擇口碑更好的合資車,而且買完以後不出意外不會換車,這就導致很多合資車保有時間更長。

還有一類人他們並沒有把車看做非常重要的資產,手裡有多少錢就買多少錢的東西,或者手裡雖然有錢,但算計得很清楚:我就是買個工具,哪個便宜買哪個,這些人更多地會選擇國產車。而且他們普遍敢折騰,結果要麼幾年後發達瞭,然後換好車。要麼折騰失敗瞭,賣車填窟窿。這些國產車就這麼消失瞭。

3、辨識度

一提起10年前的國產車,很多人腦海裡浮現出的就是奇瑞QQ、比亞迪F0,因為這些車性格太鮮明瞭,辨識度很高。但是你要知道奇瑞QQ2003年就有瞭,比亞迪F0晚一些,但也在2008年上市瞭。

而真正出生於2015年的國產車其實很多,就目前路上跑的還有不少。當年熱銷的比亞迪F3、吉利金剛帝豪、哈弗H系列、奇瑞風雲、北汽幻速S系列SUV、長安CS系列SUV、傳祺GS系列SUV、江淮S系列SUV,基本上每天開車在路上都要見到幾次。隻是這些車辨識度相對沒那麼高,特別是2015年開始很多國產車外觀設計變化非常大,改車標的也很多,所以很多人分辨不出來其具體年款。

4、保有量

其實不管是國產車還是合資車,由於各種原因都在進行著淘汰。剩下的多少和保有量也有關系。誰保有量大,誰剩下的就多。

10年前也就是2015年,那時候國產車的影響力根本沒辦法和今天相比,銷量自然也比不過合資品牌。國產車的基數本來就少,哪怕淘汰率一樣,最終保存下來的國產車肯定也不如合資車多。

5、質量問題

有人黑國產車,他們想要表達的就是“國產車用不夠10年就壽終正寢瞭”。還有一些人你不能說國產車不好,不然他會說你“跪久瞭”。這是個很令人無語的現狀。

我覺得國產車與合資車相比質量肯定有差異,但這個差異沒大到“合資能開10年國產開不夠”的水平。要我說國產車更可能是後期致命毛病沒有,但小毛病多,你要能忍的話繼續用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很多年來國產車一直不被看好,所以肯定會有一部分車主此時就無法忍受而選擇出手瞭,說句得罪人的話,如果換成合資車,有些毛病或許真就忍瞭。

我能想到的就是以上這些原因瞭,歡迎大傢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