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枝通“雙路” 致富有“坦途”(圖)

在西莊鎮的深山裡,樓枝村曾因“山大溝深、林茂路遠”發展受限,長期徘徊在發展邊緣。如今,這裡的村民談起變化,總會提到兩條“路”:一條是拓寬的13.8公裡進村公路,是村民腳下的坦途;另一條是光伏產業鋪就的集體經濟發展之路,是老百姓心中的希望。

時針撥回到2019年,彼時的樓枝村,交通閉塞成為制約發展的最大瓶頸。“我帶著兩委幹部,咬著牙湊出80萬元啟動資金,打響瞭修路攻堅戰。沒有錢付占地補償,就給群眾打欠條,承諾兩年內兌現。為瞭讓工程順利推進,幹部們白天跑工地,晚上入戶做工作。”樓枝村黨總支部書記張軍鋒回憶道,那時候“道路拓寬,泉水上山”的承諾,像一顆定心丸,讓村民們看到瞭希望。2020年6月30日,這條凝聚著全村人心血的道路終於完工,不僅解決瞭220戶、850口人吃水難的問題,更打開瞭樓枝村通向外界的大門。

路修好瞭,發展的機遇也接踵而至。2020年,樓枝村提前謀劃,對四千多畝土地進行勘測;2021年5月,恰逢大唐集團光伏項目落地,前期紮實的準備工作讓雙方一拍即合。2022年3月,一期2651畝光伏項目開工建設,施工高峰期每天有200多人在工地忙碌,不少村民實現瞭傢門口就業。副村主任李永林還記得,為瞭流轉土地,他和村幹部們挨傢挨戶做工作,尤其是對年紀大、思想保守的村民,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一年的占地補償看著不多,但細水長流,還能騰出勞動力去工地打工。”李永林說。

光伏項目不僅盤活瞭土地資源,更成為集體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20萬元;2023年,躍升至380萬元;2024年,更是達到580萬元。為瞭保障項目順利推進,村裡建立瞭“半小時調節”機制,矛盾糾紛及時解決,不讓工程停擺超過半小時。如今,二期2371畝光伏項目也已開工,還帶動瞭周邊兩個村共同發展。

65歲的樓枝村村民衛仰斌掰著指頭給記者算賬:自傢的光伏項目年收入4萬多元,光伏項目占地補償每年1萬多,當護林員每月有2000元工資,做矛盾調解員每月900元,加上在工地打工、賣花椒、收房租,一年下來收入相當可觀。“以前靠天吃飯,現在路子多瞭,日子越過越有盼頭。”衛仰斌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路通瞭,產業興瞭,年輕人也回來瞭。”張軍鋒自豪地說,“這幾年村裡培養瞭十幾個後備幹部,他們有知識、有闖勁,為樓枝村的發展註入瞭新鮮血液。”曾經貧困落後的小山村,正沿著腳下的公路和光伏產業之路,向著鄉村振興的目標大步邁進。

來源:韓城新聞

陜西網韓城站(編輯 王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