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鐘寶坤 通訊員 林慧琪
積極參與廈門銀行業金牌宣講員大賽並包攬冠亞軍,聚焦重點人群舉辦主題特色的金融知識宣傳活動。中國建設銀行廈門市分行(以下簡稱“廈門建行”)積極開展普及金融知識萬裡行活動,通過形式豐富的金融知識宣教活動,持續提升公眾金融素養,助力構建安全和諧有序的金融消費環境。
金牌宣講員大賽
建行包攬冠亞軍
6月6日,廈門市銀行業協會舉辦瞭廈門銀行業金牌宣講員大賽暨2025年廈門銀行業普及金融知識萬裡行活動啟動儀式,活動吸引瞭廈門銀行業會員單位積極響應、踴躍參與。
預賽中,選手提交的宣講視頻聚焦多元場景:進社區為老人科普防范養老詐騙,入校園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消費觀,下企業為新市民普及實用金融知識,充分展現瞭相關單位和人員的專業素養與服務基層的決心。經過評選,最終12位選手晉級決賽。
決賽現場,12位晉級選手圍繞保障客戶權益、防范金融風險、誠信文化建設等與2025年金融知識萬裡行活動高度契合的主題,結合自身豐富的工作經歷,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鮮活的案例,將金融知識深入淺出地傳遞給現場聽眾。
本次比賽中,廈門建行選手表現出色,觀音山支行戴悅婷、廈大支行黃清親包攬瞭本次比賽的冠亞軍。兩位選手激情宣講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深情演繹“以義取利、義利共生”金融價值觀,展現瞭中國特色的金融文化,弘揚瞭建行的新時代擔當精神。

普及金融知識
建行亮點紛呈
廈門建行在廈門銀行業金牌宣講員大賽中的亮眼成績,不僅是對兩位選手個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廈門建行長期以來深耕金融知識普及工作的生動寫照。
培養出瞭金牌宣講員的廈門建行觀音山支行和廈大支行,在日常金融知識普及方面同樣表現出色,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將金融知識送到群眾身邊。
廈大支行以“張富清金融服務隊”為載體,積極開展“金融安全+生命守護”系列活動,展現張富清金融服務隊“紮根群眾、為民護航”的使命擔當。廈大支行還註重將金融知識與傳統文化、節日活動相結合,創新宣傳形式。端午節前夕,支行開展“粽子香傳溫情 金融護民生”主題投教活動,將金融知識普及與傳統節日文化深度融合。工作人員通過動畫演示、情景問答等方式,生動拆解非法集資套路,引導客戶識別虛假宣傳、理性評估風險。支行還積極參與學雷鋒系列活動,普及反詐知識、消保權益,將金融消保知識與交通安全意識相結合,提高公眾的綜合素質。
觀音山支行則主動深入社區、學校、企業,通過發放折頁、講解案例、互動體驗等形式,普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金融風險防范技巧等。支行還積極開展主題特色活動,在世界健康日當天開展“守護健康人生,護航財富未來”宣傳活動,重點推廣“建行數字安全工具”,提高市民對金融安全的重視程度。

金融小課堂
揭秘非法集資騙局 謹防高利高息陷阱
一是承諾高額回報。不法分子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為瞭騙得更多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人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人遭受經濟損失。
二是編造虛假項目。不法分子大多通過註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打著創業創新等幌子,編造各種虛假項目,有的甚至組織免費旅遊、考察等,騙取社會公眾信任。
三是以虛假宣傳造勢。不法分子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聘請明星代言、名人站臺,在各大媒體發佈廣告、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雇人廣為散發宣傳單、社會捐贈等方式,制造虛假聲勢。
四是利用親情誘騙。有些非法集資參與人為瞭完成或增加業績,采取類傳銷手法,不惜利用親情、地緣關系,編造自己獲得高額回報的謊言,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增加,集資規模不斷擴大。
相關鏈接
四大舉措深化金融知識普及
廈門建行做好防范非法金融活動宣傳月、普及金融知識萬裡行宣傳活動,聚焦重點領域、重點人群加強風險預警提示,做好線上線下一體化宣傳。
一是發佈一批宣傳資料。統一印制發佈宣傳資料,通過廳堂內設備輪播主題海報、短視頻,通過公眾號、微博等發佈宣傳長圖,通過企業微信、短信平臺發佈風險提示,精準覆蓋重點群體,做好渠道傳播。在廣播電臺投放風險提示,提醒市民“遠離非法金融活動,守好您的錢袋子”。
二是組織一系列宣傳活動。制定活動方案,因地制宜開展宣傳活動,依托勞動者港灣、金融消保驛站、金融教育基地開展專題活動,組織員工深入聚焦“一老一少一新”、殘障人士、外籍來華人士、高凈值人群等群體,做好“七進入”宣傳。
三是舉辦一輪宣導培訓。組織員工積極參與全國防非知識答題活動,以賽促訓,打造更專業的宣傳隊伍。通過晨夕會、專題會等方式組織員工學習防非反詐知識,切實增強員工主動宣教意識、風險防范意識和甄別違法犯罪行為的業務技能。
四是征集一批典型案例。面向員工征集以案說險、典型案例等內容,通過內外部渠道積極發佈;同時,通過媒體刊發活動宣傳報道,進一步擴大宣傳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