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裡的硝酸鹽導致甲狀腺癌?

最近在某大平臺主頁出現一條消息:“長期喝含硝酸鹽的水會得甲狀腺癌!”水裡為何會有硝酸鹽?硝酸鹽到底有多危險?真的會導致甲狀腺癌嗎?

水裡為何會有硝酸鹽?

硝酸鹽是一種常見的無機化合物,它本身是自然界的“常客”。實際上,水裡有硝酸鹽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土壤和水中硝酸鹽的形成是在環境自然作用下氮循環的結果,並非人為添加進去的。

地球空氣中78%都是氮氣,氮氣會在植物和細菌的作用下轉化成硝酸鹽,而這個過程,地球每天都在發生著。硝酸鹽對於植物的生長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其生長必需的營養物質。為瞭讓農作物更好地生長,還要在種植時施氮肥。因此,我們平時吃的新鮮蔬菜中就存在大量的硝酸鹽。

因為地球生態中存在氮循環,硝酸鹽就會通過這個循環進入土壤、植物及水源中,水裡天然就存在一定量的硝酸鹽。而且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包括農業生產、牲畜數量增加、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都會使硝酸鹽增加。

那麼,硝酸鹽會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說到硝酸鹽,很多人會聯想到亞硝酸鹽,因為都聽說過亞硝酸鹽有毒。

雖然二者隻有一字之差,但毒性完全不同。亞硝酸鹽在數量大時有毒性,比如一次吃200毫克的亞硝酸鹽就有很大的中毒風險。而硝酸鹽是低毒的,一次吃幾百毫克硝酸鹽也基本上不會引起中毒。

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添加劑委員會(JECFA)曾評估硝酸鹽的安全性,並把可接受日攝入量(ADI)定為每公斤體重0至5毫克(以硝酸鈉計算),或每公斤體重0至3.7毫克(以硝酸鹽離子計算),這就意味著,體重70公斤的人的硝酸鹽可接受日攝入量是250毫克/每天。

綠色蔬菜中的硝酸鹽有利於健康。從食物中攝入硝酸鹽能夠在人體內緩慢地轉變成微量的亞硝酸鹽,然後轉變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有利於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血液循環。這個作用甚至還被國外的運動醫學界利用,給運動員服用富含硝酸鹽的蔬菜汁(如甜菜汁),以便提升運動能力。

水裡的硝酸鹽是否安全?

談到水裡的硝酸鹽不安全的理由是:它會轉化成亞硝酸鹽。硝酸鹽確實可以在細菌作用下轉化成亞硝酸鹽,但不用太擔心。

有研究顯示,硝酸鹽暴露與甲狀腺癌、甲狀腺功能亢進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的風險之間沒有顯著關聯。我國的研究也認為,飲用水中硝酸鹽暴露與甲狀腺癌的發生之間的關聯性研究證據仍不充分。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對硝酸鹽攝入的致癌性進行評估認為,目前並沒有足夠證據顯示食物和水中的硝酸鹽會使人致癌。歐洲食物安全局根據所得的證據進行評估,結論是從膳食或食水攝入硝酸鹽不會增加人類患癌的風險。

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規定,生活飲用水中的硝酸鹽含量不得超過10mg/L(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地區則不得超過20mg/L)。正規水廠的自來水會通過反滲透、離子交換等工藝處理,出廠水的硝酸鹽含量通常都是在安全范圍內的。

實際上,我們攝入硝酸鹽的主要來源是果蔬、醃制肉類和飲用水,果蔬占硝酸鹽攝入總量的一半以上,甚至高達2/3。喝水所提供的硝酸鹽隻占比較小的比例而已。

總之,通過飲食和飲用水攝入低劑量的硝酸鹽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正常飲食飲水並不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本文由科學辟謠平臺特約供稿)(阮光鋒 張娜)

來源: 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