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著以伊沖突的持續升級,雙方的傷亡數字也在不斷攀升,整個中東地區乃至全球都正在被推向全面戰爭的邊緣,美國軍隊是否會介入也成為全球關註的焦點。
不過截止6月19日,這場沖突已經持續瞭6天的時間,特朗普卻還沒有下定決心是否出兵,而正是這種舉棋不定的態度,牽動著整個國際社會的神經。
近段時間以來,中國一直在為緩和伊以沖突不斷進行外交努力,同時也不聲不響的辦成瞭一件大事。


當下,特朗普的態度十分矛盾,他一面表示“應對方案已在腦中成型”,一面又強調自己“喜歡在截止日期前一秒做出最終決定”
對於美軍是否會向伊朗出這個問題,整個國際社會都相當關註,這點相比特朗普也清楚,但是在面對記者詢問時,他的態度依然含糊不清,“我可能會加入,也可能不會。”

這種刻意的戰略模糊背後,是美國多重利益權衡的困局,國內鷹派要求武力震懾的壓力、歐洲盟友反對升級沖突的警告、以及戰爭可能引發的全球能源市場震蕩。
福爾道核設施成為這場博弈的重要一點,這座深埋地下90米、配備3000臺離心機的堡壘,其山體防護層厚度超乎常規武器極限。以色列軍方坦承現有鉆地彈僅能穿透40米巖層,要摧毀目標必須依賴美軍單枚重達14噸的GBU-57巨型鉆地彈。

特朗普一面炫耀“唯美具備摧毀能力”,一面又謹慎保持距離,有能力不代表就要付諸行動,他難道隻是單純的在炫耀美國的軍事實力嗎?顯然不是,特朗普嘴上說的是一回事,他具體又是如何做的呢?
與此同時,美國已經加強其在中東地區的軍事部署,第三艘宙斯盾驅逐艦進入塞浦路斯海域,林肯號航母戰鬥群駛向阿曼灣,五角大樓宣稱這是“防禦性姿態調整”,但明眼人或多或少都能窺見其背後的真實目的。

而特朗普這種讓人捉摸不定的態度,顯然是在將福爾道化作談判籌碼,試圖逼迫伊朗在核問題上讓步,如果美軍真的軍事介入,霍爾木茲海峽封鎖風險將驟升至70%,全球油價或突破每桶150美元關口,到時候中東局勢必定會進一步加劇。

這段時間以來,特朗普還在試圖蹚伊以沖突這攤渾水,中方已經悄無聲息地幹瞭一件大事。

相比於中東局勢的不斷加劇,中亞地區的氛圍十分平和,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也與近期召開。6月17日,中國和中亞五國簽署瞭《中國-中亞永久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首次將“世代友好”原則納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多邊文件。
以法律形式將世代友好鑄成六國關系基石,這份條約稱得上是“歷史性裡程碑”,其突破性在於創設瞭三大機制:爭端預防協商制度、危機管控聯合工作組、以及每兩年自動續約條款,該條約也使中亞成為全球首個與中國建立永久性和平框架的區域。

這種制度設計使中亞成為全球首個與中國建立永久性和平框架的次區域,從根本上規避瞭傳統大國博弈中常見的戰略反復。
峰會期間,中國與中亞五國的合作成果已超越象征意義,12份合作文件覆蓋綠色礦產、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中吉清潔能源聯合實驗室啟動建設更將2025-2026年定為“合作質量提升年”。

2024年中國與中亞貿易額達948億美元,較十年前激增116%,相較於傳統軍事同盟的排他性,該體系創造瞭“非依附性發展”路徑。
中國提供市場準入與技術轉移時不附加政治條件,中亞國傢在保持政策自主性前提下獲得工業化機遇,這種以共同發展築牢安全基石的實踐,為動蕩世界提供瞭新的治理樣本。


在伊以沖突持續發酵的背景下,中國這邊也沒閑著,就中東局勢展開瞭密集的外交斡旋。
6月14日,中國外長王毅分別同以色列外長和伊朗外長進行通話,明確反對以色列對伊朗采取軍事行動,指出此舉違反國際法並破壞伊核問題政治解決進程,並強調當務之急是防止沖突升級,呼籲回歸外交軌道,主張兼顧各方合理關切實現持久和平。

過瞭幾天,中東更加緊張,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談到中東局勢,重申中國立場,點明火上澆油、威脅施壓這些招兒隻會讓矛盾更深、沖突更大,特別喊話那些對以色列說話管用的國傢,讓他們負起責任,趕緊動手給局勢降溫,別讓沖突蔓延。
6月18日,阿曼的外交大臣巴德爾給王毅打來電話,針對巴德爾對核設施遇襲可能引發核泄漏的擔憂,王毅指出以色列行動已造成三重後果:侵犯伊朗主權、中斷伊核談判進程、使地區國傢斡旋努力付諸東流。

他支持21個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傢聯合聲明,呼籲國際社會形成反戰合力,並表明中國將在聯合國框架內推動停火。
6月19日,中俄領導人就中東局勢進行戰略溝通。普京強調襲擊核設施的高度危險性,雙方同意協同降溫努力。

中方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立即停火避免外溢、嚴格保護平民安全、重啟伊核問題對話談判、要求具有影響力的大國發揮建設性作用。兩國確認將繼續加強戰略協作,共同維護地區穩定。
從規勸沖突雙邊規勸到支持第三方國傢聯合喊話,形成多層次危機應對體系,中國近期一系列外交對話脈絡清晰,始終聚焦三個核心維度,堅守國際法基本準則、激活多邊機制效能、構建共同安全框架,為動蕩局勢提供系統性解決路徑。


戰爭,尤其是涉及關鍵戰略設施和能源通道的戰爭,其後果遠超策劃者的想象,將核設施作為籌碼,是在玩火自焚,以全球經濟的穩定為賭註,更是極端的短視。
中東戰火已經不僅是地緣沖突,更關乎國際秩序的穩定,任何試圖引發更大規模戰火的舉動,都是對人類共同未來的不負責任。
當務之急,是有關各方,特別是掌握關鍵決策權的國傢,必須展現出最大限度的克制與政治智慧,立即停火止暴,重回談判桌,嚴格遵守國際法和伊核協議框架,才是避免墜入深淵的唯一途徑。

國傢主席習近平同中亞五國元首共同簽署永久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25-06-17
到底會不會對伊朗動武?特朗普讓全世界都在猜——觀察者網2025-06-19 08:27
“耐心已耗盡”,特朗普批準攻擊伊朗計劃:不尋求停火,而是要求“伊朗沒有核武器”——魯中晨報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