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方長談一小時後,曾冷言稱伊朗不需要幫忙的俄羅斯,突然改瞭主意。伊朗的這條命,俄羅斯還是得保,以色列的計劃,絕對不能實現。

普京
日前,中俄元首就伊以沖突進行瞭首次通話,通話時間長達一個多小時。據俄羅斯官方聲明,中俄領導人達成一致,譴責以色列的入侵行徑,認為武力解決不瞭問題,支持雙方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值得註意的是,普京主動提出願意擔任調解員,中方對此表示認可。
與此同時,伊朗外交部宣佈,在伊外長奔赴日內瓦,與歐洲國傢進行談判的關鍵時刻,以色列再次進行瞭暗殺行動,幸運的是,伊外長保住瞭性命。但是,以色列防長再次放話,哈梅內伊絕對不能留。

哈梅內伊難逃一劫
在暗殺多名伊朗軍事和政府高官後,以色列想要顛覆伊朗政權的目標也逐漸浮出水面。而與中方通話後的俄羅斯,對此事的態度發生瞭急劇轉變。普京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強調,西方想要顛覆伊朗政權這件事,別說行動瞭,就是這種想法,俄羅斯都絕對不會允許。
這是此次伊以沖突爆發後,俄方做出的最強硬表態,向以色列施壓。要知道,伊朗被以色列重擊後,外界都以為俄羅斯會對伊朗進行堅定支持,但是普京卻明確表示,雖然俄羅斯與伊朗之間的互信處於很高水平,但是雙方的合作並不包括國防領域。
此外,普京還透露,伊朗並沒有向俄羅斯發出求援信號,俄方也認為,伊朗目前並不需要幫助。如果說普京這話還比較委婉,那麼俄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的話就比較直接瞭,他明確表態,不要指望俄羅斯會出兵,要是需要武器,俄羅斯倒是可以幫一下。

普京與佩澤希齊揚
說是“幫”,其實就是“賣”,俄羅斯的“戰略靜默”,也使伊朗方面非常不滿。不過,俄方一開始選擇“獨善其身”也能理解,一方面,俄烏沖突仍在持續,俄方沒有能力開辟第二戰場,另一方面,美俄關系正在經歷緩和,特朗普對伊以沖突也在觀望中,俄羅斯絕對不能先出手。
但是如今,俄羅斯不得不表態瞭,中俄對話之所以能撬動俄羅斯立場,一方面是因為中俄在中東的利益有相同之處,霍爾木茲海峽斷瞭,對誰都沒好處。另外,如果美國成功調停伊以沖突,俄在中東話語權將大幅縮水,並且可能永遠失去伊朗這個盟友。
此外,俄羅斯國內對於伊朗的支持聲音也非常高,俄國傢杜馬議員公開質疑:“若拋棄伊朗,誰還相信俄羅斯是可靠夥伴”?智庫報告也顯示,如果此次失去伊朗,以後俄羅斯要想重返中東,成本就會大大增加。

遭到襲擊的伊朗廣播電臺
而且,以色列現在沒有停手的跡象,反而愈發囂張。普京搖擺不定,但是也有瞭出兵伊朗的跡象,一旦美方下場,局勢將更加失控,俄羅斯屆時就是不下場也不行瞭。趁著如今局勢可控,俄羅斯進行斡旋,說不定還能借此機會提高國際聲望。
俄羅斯的轉向表明,沒有永恒的盟友,隻有共同利益編織的共生網絡。伊以停火,對中俄雙方而言,才是更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