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遇刺,俄羅斯會是何種反應?”
6月19日,路透社報道普京被記者問到這個問題,他的反應耐人尋味,並沒有正面回答,之後又透露瞭俄伊軍事合作的真相。
在外界看來,俄羅斯與伊朗的關系可不一般,甚至有種背後大哥的意味,然而對於哈梅內伊的安全問題普京卻不正面回答,難道關系並沒有那麼好嗎?

伊朗與以色列的沖突已經持續8天,還沒有平息的意思,反而是愈演愈烈。
截至20日凌晨的消息,伊朗又對以色列展開瞭新一輪的襲擊,炮彈在特拉維夫的城市上空呼嘯,之後落到高樓大廈上發出震天響的聲音,嚇得以色列平民趕緊奔逃。
據悉這一輪襲擊造成以色列約50人受傷,而早些時候以方聲稱已經有14架載有軍事裝備的飛機從美國抵達以色列境內。
宮方面也放出消息:特朗普將在兩周內決定是否攻擊伊朗。

如今中東因為伊以的沖突算是亂成一鍋粥瞭,美國的三艘航母已經被發現到以色列附近,駐守在巴林軍事基地的船隻也沒瞭蹤影。
雖然特朗普口頭上說沒有下達最終命令,但軍事部署可沒有少一步,以方為瞭壯大聲勢不斷透露美方的行動。
除此之外,外媒還報道美國衛星發現在波斯灣發現瞭中國的兩艘815型電子偵察船,偵察船是專門搜集數據的,出現在波斯灣是什麼意思?
有人猜測中國這是想以收集數據的方式暗示美軍不要輕舉妄動,不要升級局勢,不然數據極有可能不小心泄露。

早在伊以沖突爆發的第二天,中方就和雙方各通瞭電話,希望雙方能坐在談判桌上和平解決沖突,但沒什麼用。
而俄羅斯比中國還快,普京是第一個與雙方領導人通電話的元首,同樣是譴責以色列無故發動襲擊,呼籲雙方以對話的方式解決問題。
當然,要是有用的話,事態也不會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其中美國的身影不可忽視。
盡管剛開始特朗普盡量撇清關系,但是以色列可不想放過美國,做什麼都要提到美國,聲稱這些計劃美國都知曉,並且還有美國的各種援助,讓美國無法置身事外。

索性到後期美國直接不裝瞭,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各種喊話伊朗,要求其無條件投降,並且強調投降不是放下武器就行瞭,而是要徹底放棄核武器研發,要“伊朗沒有核武器”。
之後美國的“愛國者”導彈系統、“薩德”系統、加油機、航母等都陸續趕到中東給以色列撐腰。
以色列的大哥如此給力,伊朗方面呢?被認為是伊朗背後大哥的俄羅斯隻是打瞭電話,沒有實際行動。

19日,普京被問到“若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遇刺,俄羅斯會作何反應”時,普京也沒有正面回答,隻說:“我不想討論這種可能性,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這是對你的提問最正確的回答。”
此外,他還透露瞭俄伊軍事合作的真相,表示:俄伊的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條約並沒有包含國防合作的內容,而且伊朗也沒有向俄羅斯請求軍事援助。
此外,伊朗的地下工廠依然存在,並沒有發生什麼。
一般我們認為,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就意味著在任何方面都有合作,合作夥伴有難,必定要出手相助,但沒想到普京稱俄伊之間不包含國防合作。

根據普京所說,伊朗不僅沒有向俄羅斯提出軍事援助的請求,甚至曾經俄方建議協助建設防空系統時,伊朗也興趣不大。
是伊朗太過自負,覺得靠自己就能對抗以色列和美國,還是另有隱情?或許兩個原因都有。
沖突爆發以來,特朗普多次在各種場合喊話伊朗“無條件投降”,還聲稱“確切地知道哈梅內伊的藏身之所”相威脅,可是伊朗仍舊嘴硬,堅決不投降。
即便是多名高官被定點清除,數十名核科學傢也在襲擊中身亡,境內的核設施兩處遭到轟炸,但伊朗方面堅持不投降,甚至以更猛烈的導彈回應。

截至18號雙方公佈的傷亡數據,雙方受傷的人數都差不多,在1300人左右,而死亡人數伊朗比以色列多瞭幾十倍,以色列死亡人數隻有24人,而伊朗高達584人,就連哈梅內伊的人頭也面臨危險。
但有媒體報道以色列的防禦成本每晚近3億美元,防空系統的攔截器也面臨不足,而伊朗的導彈至少有1000枚。
如果美國不下場,伊朗報復以色列輕輕松松,但因為美國站在以色列身後,大傢都為伊朗捏一把汗。
俄羅斯這邊普京都這樣說瞭,那想必不會支援,畢竟他們自己還陷在與烏克蘭的沖突中,而且此時對於俄羅斯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事實上俄羅斯也沒有放過機會,6月17日普京的親信紹伊古再次來到朝鮮平壤,與朝鮮領導人會晤。
這已經是今年以來紹伊古第三次來到平壤,每次談的問題都是烏克蘭問題相關,這一次會晤之後,朝鮮方面還派瞭6000名士兵奔赴俄羅斯庫爾斯克,說是參與庫爾斯克收復地區的排雷和重建工作。
不過話是這麼說,從6000名士兵的兵種來看裡面的貓膩似乎不小。因為這6000名士兵中隻有1000名是工兵,其他人可不是工兵。
同一天,烏克蘭首都基輔就迎來瞭新一輪空襲,超過440架無人機盤旋在基輔上空,還有32枚導彈緊隨而來,剎那間樓房倒塌,民眾尖叫四散奔逃。

事後烏方公佈傷亡情況,烏境內至少15人死亡,基輔市最多,有14人,基輔27處建築物遭到襲擊,基輔州、敖德薩州、紮波羅熱州等地也遭到瞭空襲。
之所以這麼狼狽,是因為美國把援助烏克蘭的防空裝備搬走給以色列瞭,烏方想對俄境內發起襲擾行動,來一波圍魏救趙,可是效果不佳。
這半個月來,俄羅斯的戰線推進速度在40平方公裡/天,比從前快瞭一倍。亞佈洛尼夫卡已經在俄軍的掌控中,距離蘇梅市僅有20公裡。
蘇梅一旦拿下,那基輔北面就沒有屏障,再拿下紅軍城和康斯坦丁洛夫卡,那烏克蘭再沒有與俄羅斯談判的底氣,隻能乖乖認輸。

所以俄羅斯沒理由放著這麼好的機會分心去幫助伊朗,縱使澤連斯基不遠萬裡去加拿大求特朗普,但已經失寵瞭的人怎麼努力都隻會招笑。
烏克蘭如今的處境令人唏噓,曾經以為背後有美西方撐腰就能不受俄羅斯影響,可是攀附別人始終都沒有安全感,如今美國人走茶涼又該如何?
或許唯有妥協談判,才是最好的選擇。

參考信息:
北京青年報:伊朗新一輪襲擊致以色列約50人受傷
京報網:如果哈梅內伊遇刺將作何反應,普京:不想討論這種可能性
中國新聞周刊:受普京“特別委托”,紹伊古又去見金正恩
海峽網:“440架無人機!俄發動大規模空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