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社區的幸福味丨春融社區嵌入式服務 讓便利生活在居民傢門口“觸手可及”

開欄語: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單元”,卻承載著國傢治理現代化的“最深根系”,繪就著群眾幸福生活的溫暖底色。在呈貢,區委、區委組織部帶領58個社區正以創新的治理智慧、多元的特色活動和精細的暖心服務,繪就著屬於居民們的幸福圖景,展現著中國式現代化呈貢實踐的微觀樣本。

為全景展現這份基層社會治理的“呈貢答卷”,呈貢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推出“我們社區的幸福味”專欄。我們將深耕全區社區一線,挖掘那些“看得見”的治理亮點與“摸得著”的民生溫度,用鏡頭定格治理創新的鮮活“實景”,以文字丈量民生服務的溫情“刻度”,聚焦基層善治鮮活切片,記錄“小社區”裡的“大幸福”。

“沒什麼大願望,沒有什麼事要趕,看見路口紅燈一直閃,它像眨眼的小太陽……”循著悠揚的歌聲,走進烏龍街道春融社區青創空間裡,社區老年大學合唱團的學員們正在這裡盡情歡唱,幸福食堂飯菜飄香,服務超市送愛上門......社區裡的“金角銀邊”在黨建引領下,以“盤活社區資源,場地置換服務”為理念,將閑置空間轉化為集創新服務、特色活動於一體的嵌入式民生服務樞紐--“青創空間”,將優質服務延伸到社區每一個角落,讓便利生活在居民傢門口“觸手可及”。

青創空間裡的“春風暖鄰菜籃子”:黨建+社區能人 鋪就服務居民“快車道”

清晨七點半,社區居民們一大早來到春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排隊領取從網絡平臺上購買的本地青菜、大白菜、幹凈新鮮的土雞蛋等,居民們挎著菜籃子穿梭其間,現場熱鬧非凡,構成一幅生動的社區煙火圖。這個讓居民們交口稱贊的“微菜場”,正是在春融社區黨委領導下與社區能人共同打造的便民服務新陣地。通過“黨建+社區能人”模式,依托網絡平臺的便捷性,多方協同、精準服務,切實解決瞭轄區部分居民“買菜難”的民生痛點。截至目前,“微菜場”累計服務居民600餘人次,覆蓋住戶2000餘戶。

青創空間裡的 “銀尚樂活”:黨建引領下的“青銀共融”老年教育場景

近年來,春融社區黨委以“青年元素與老年教育深度融合”為突破口,堅持“雙向賦能、代際共進”,構建“青春賦能、空間共享、銀發反哺”三維體系,吸引青春力量註入,多渠道拓展青年教師來源,吸引3名青年教師加入老年教育師資隊伍。通過老年大學課堂,開展唱歌、舞蹈、泡茶、非洲鼓等時尚前沿課堂,打造“快樂銀齡 智享生活”服務點。依托青創基地,建設老年教育特色課程,搭建銀青交流平臺。打造老年學員傳授傳統技藝、青年志願者交流科技創意的雙向賦能模式。春融社區青創基地與民間社會組織聯合開發“植物拓印”課程,將植物汁液拓印傳統技藝融入現代文創,打造出精美的手工包文創產品,讓傳統文化煥發時代魅力。形成具有社區特色的“青銀共融”老年教育新場景,服務人次達500餘人。

青創空間裡的“幸福“食”光”:黨建引領下的居傢養老服務陣地創新實踐

臨近中午,春融社區幸福食堂就開始熱鬧瞭起來,老人們陸續來到他們的“老地方”。西紅柿炒雞蛋、白灼菜心……飯菜的香味彌漫在寬敞的大廳中。春融社區黨委結合實際,瞄準轄區老年人需求,通過黨建引領,聯合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開啟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為保障食堂長久運營,社區積極探索資源復合利用模式,通過政企社聯動機制,實現多方共贏。社區嚴格監督食堂運營方食材采購環節,確保餐品價格實惠、品質優良。創新提出“就餐+”模式,將食堂打造成老年人社交、學習和娛樂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組織餐後開設健康講座、手工課堂、反詐宣傳等多元化活動,極大地豐富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聯動社區衛生服務站,邀請專業醫護人員定期駐點,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詢、飲食指導等服務,真正做到為老年人的健康“保駕護航”,進一步煥發出城市基層治理與服務的新氣象,服務覆蓋轄區2000餘人。

青創空間裡的“重啟鍵”:、開啟心靈解壓新密碼,共赴生活美好之約

拉弓、瞄準,箭在弦上,一觸即發。在春融社區減壓賦能中心內,一場生動有趣的減壓活動熱鬧非凡。

如何更好地滿足職工群眾日益增長的心理疏導需求,促進轄區職工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春融社區黨委整合“政府+學校+醫院+社會”四方優勢資源,在惠蘭園小區A21棟至A22棟架空層設立減壓賦能中心,引入專業化服務團隊,打造涵蓋專業心理評估與個性化幹預的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為轄區職工、群眾、企業及新業態從業者提供心理健康減壓賦能服務,中心涵蓋心理咨詢室、宣泄室、心靈方艙等功能室,目前已為轄區職工及居民群眾累計開展10餘個個案咨詢,5場心理健康知識講座,3次團體輔導以及6場心理健康宣傳活動。其中包括教師、學生、保安、快遞小哥以及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從業者,累計服務500餘人。在學生寒暑假期間,社區聯動多職能部門,引進大學生志願者到中心值守,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基礎工作,累計服務青少年學生200餘人,青創中心在讓群眾身心“重啟”,共赴生活美好之約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青創空間裡的“21℃”:“黨建+”渠道,開啟社區治理新實踐

和諧社區,幸福鄰裡,一直是春融社區黨委的工作目標。為持續推進社區治理現代化,春融社區黨委以“黨建+”渠道的方式建立瞭“融情21℃服務超市”。

“融情21℃服務超市”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開展社情民意收集、上門服務、活動開展等社區治理活動。依托網格化管理體系,通過建立樓棟片區微信群、入戶走訪、聯合物業等方式與居民面對面溝通,截至目前,收集整理社情民意100餘條。對高齡老人、特殊傢庭、行動不便等困難群體,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提供生存認證、智能機使用、愛心理發等服務,累計服務20餘次。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載體,聯合上級多個部門開展反詐“不停歇” 守好百姓“錢袋子”、“春風將至·‘泥’真有趣”、“社區義診暖心行,醫療服務零距離”等服務居民的社區治理宣傳活動,不斷把社區治理融入為民服務工作中,進一步提升轄區居民滿意度。

青創空間裡的“創業苗圃”:打造青年創新創業的“造夢工廠”

春融社區黨委緊扣“黨建引領、多元共建” 思路,秉持“陣地換資源、平臺促就業”理念,積極探索社區治理與青年創業協同發展新路徑。社區整合黨群服務中心、文化活動室、小區架空層3處場地,綜合使用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的創新創業空間,可同時容納50傢創業企業入駐孵化。社區創新創業中心免費提供專業場地,面向社會、社區居民開放,以扶持轄區居民群眾及大學生創業為核心目標,為創業者提供生產、管理經營所需場地並免費提供創業指導、融資服務、管理咨詢、人才培訓、技術創新、事務代理、法律援助等服務,搭建集政策理論研究、創業指導培訓和綜合服務為一體的創新創業的“造夢工廠”。截至目前有22傢企業入駐中心。孵化大學生創業項目5個,提供就業崗位119個。

青創空間裡的體重管理“晴雨表”:全面貫徹落實國傢“體重管理年”的社區實踐

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當下,超重與肥胖問題卻逐漸凸顯,成為威脅公眾健康的一大隱患。國傢衛生健康委員會發佈瞭《2025年全民健康體重管理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將體重管理作為年度重點健康工作之一。春融社區黨委緊跟時代步伐,積極響應號召,在社區居傢養老服務中心養老食堂內設置瞭一臺“體重管理”秤,通過身高、體重、體脂率等多項指標的測量與記錄,自動為每一位被測量的人員提供體重管理的“晴雨表”,這些數據將成為後續被測量人員評估健康管理效果的重要依據。截至目前,已服務超過100餘人次。

從解決居民“買菜難”的“春風暖鄰菜籃子”到激活銀發力量的“銀尚樂活”老年教育,從守護“舌尖幸福”的社區食堂到呵護身心的“減壓賦能中心”,從凝聚治理合力的“21℃服務超市”到托舉創業夢想的“青年苗圃”,春融社區以“小空間”書寫“大民生”,用“微服務”匯聚“強動能”。這不僅是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生動實踐,更是新時代民生服務的有益探索00。未來,春融社區將繼續深化黨建引領,推動服務迭代升級,讓便利生活的溫度與幸福成長的厚度,在傢門口觸手可及,為基層治理現代化寫下溫暖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