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一碗湯,孩子內熱全掃光!清熱不傷脾,滋陰不上火,長高個!

夏至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節,孩子體質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外界的暑熱鉆進身體,和體內“小火苗”結合,變成瞭內熱。

很多傢長一看孩子動不動就喊熱、沒胃口,有的還手心燙、口氣重.....很多傢長慌瞭,給孩子喝涼茶、吃清熱藥,結果越清越虛,脾胃更弱瞭。

因為隻清熱不滋陰,內熱會 “耗陰”,隻清不補,孩子會更幹、更虛!而是清熱-滋陰-健脾同時進行!

喝對這碗湯,孩子內熱掃光光

食材:冬瓜200g、幹荷葉8g、山藥15g、炒薏米 10g、生薑1片。

作用:

冬瓜皮+荷葉:清暑熱、利小便;

山藥+炒薏米:健脾祛濕;

生薑:溫脾胃,防止冬瓜、荷葉太涼。

適合:愛出汗、手心發燙、口渴、煩躁等癥狀的孩子。

註意事項:孩子如果癥狀持續超過3天無改善,辨證論治是前提,切勿盲目依賴食療。

這個小女孩小臉通紅,又瘦又小的,一檢查舌苔,舌苔薄黃還帶裂紋,舌頭邊緣一圈明顯齒痕;一搭脈,小手滾燙,脈搏又細又快,像琴弦繃得緊緊的。

經過仔細問診,孩子一到夏天就容易上火,晚上睡覺頭發濕透,踢被子能把枕頭都踹飛!吃啥都沒胃口,身高比同班孩子矮半頭。大便幹得像羊屎蛋,三四天才拉一回。

經過仔細辨證,孩子是典型的陰虛內熱和脾胃失運證。孩子本就陰常不足,夏天暑熱一蒸,陰液更像鍋裡的水被燒幹;再加上總吃涼的,脾胃陽氣也傷瞭。之前傢長用的食療方太雜,反而傷瞭脾胃。

調理思路

根據孩子的情況,調理要以輕宣透熱、養陰潤燥、健脾助運的思路來。

於是開方:淡竹葉、白茅根、麥冬、玉竹、炒山藥、炒白術、甘草等。(辨證論治,一人一方)

搭配:健脾助長膏

淡竹葉、白茅根輕清泄熱;麥冬、玉竹養陰潤燥;炒山藥、炒白術健脾和胃;甘草調和諸藥,防寒涼傷胃,全方清補兼施。

一周後復診,傢長反饋:“喝葯第三天,孩子手心溫度變正常,睡覺不出汗瞭,早上還能主動說餓。”再看孩子,舌苔薄白,齒痕減輕。調整方子,搭配健脾助長膏,繼續鞏固。

調理兩個月隨訪,之前蠟黃的小臉,現在變得紅撲撲的,食欲變正常,前一段測身高,長高瞭2厘米!

#育兒##長高##脾胃虛弱##兒童長高##積食##生長發育##脾胃##中醫怎麼養脾胃##孩子長高##兒童長高建議##長高方法##上火##積食內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