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蔬菜發芽後,營養翻倍!但這幾種可不能亂吃……

“媽,這發芽的大蒜都軟塌塌的,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趕緊扔瞭吧,留著幹啥啊。”小王一進廚房就瞅見那幾頭發芽的大蒜,皺著眉頭對張阿姨說。

張阿姨卻神秘一笑:“別急,這發芽的大蒜可是個寶貝,營養價值能翻倍呢!”

小王心裡直犯嘀咕,覺得媽媽又在瞎忽悠,心想發芽的蔬菜咋可能更有營養,吃瞭別拉肚子。

沒過幾天,餐桌上擺瞭盤翠綠的蒜苗炒雞蛋,小王夾瞭一筷子放進嘴裡,眼睛“唰”地就亮瞭:“媽,這蒜苗也太香瞭吧!”

張阿姨得意地說:“這就是發芽大蒜變的,我專門問過社區的劉醫生,發芽後的大蒜素這些營養物質含量能增加30%以上,抗氧化能力也更強瞭。”

聽到這話的小王也是驚訝不已,趕緊上網一查,還真是這麼回事,不過他也發現,不是所有發芽蔬菜都能吃。

從那以後,他就跟著媽媽系統學起發芽蔬菜知識,看著陽臺上的綠油油的蒜苗,直感慨:“生活處處有驚喜,但得科學對待!”

其實,生活中像發芽大蒜這樣被忽視的“寶貝”可不少,很多人對發芽蔬菜存在誤解,要麼全扔,要麼亂吃。

那到底哪些蔬菜發芽後,營養翻倍?哪些蔬菜發芽後不能亂吃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這3種蔬菜發芽後,營養翻倍!

1、黃豆芽:蛋白質利用率提高10%

黃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會影響營養吸收,發芽後這些抗營養因子降解85%以上,蛋白質利用率提高大約10%。

維生素C從幾乎為零增加到每100克30-40毫克,核黃素增加2-4倍,對消化功能減弱的中老年人來說,黃豆芽更容易消化吸收。

2、綠豆芽:氨基酸含量增加7倍

綠豆發芽後,維生素C增長近3倍,部分蛋白質分解為人體必需氨基酸,含量達到原綠豆的7倍。

同時熱量隻有每100克18卡路裡,比綠豆降低75%,是控制體重的理想選擇。

3、糙米芽:安眠成分增加10倍

糙米發芽會激活產生γ-氨基丁酸,含量比普通糙米增加10倍以上,具有顯著的安眠健腦作用,特別適合改善中老年人睡眠質量。

膳食纖維增加15%,B族維生素增加20-40%,口感更柔和,適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

切忌!這幾種蔬菜發芽後不能吃

1、土豆:龍葵素含量增加50倍

土豆發芽後產生大量龍葵素毒素,發芽土豆中龍葵素含量是正常土豆的50倍,僅需攝入200毫克就可能出現惡心、口舌發麻、腹瀉等中毒癥狀,嚴重時可能在2-24小時內致命,即使削皮、高溫烹飪也無法去除毒素。

2、花生:黃曲黴毒素風險極高

傢庭儲存的花生發芽往往伴隨黴變,世界衛生組織將黃曲黴毒素列為1類致癌物,毒性比砒霜高68倍。

發黴的花生中黃曲黴毒素含量可以超標1000倍以上,哪怕輕微發芽伴有異味,也絕對不能食用。

3、板栗:雙重危害

板栗發芽後,糖分含量下降60%以上,更危險的是很容易產生黃曲黴毒素,發芽板栗中檢出黃曲黴毒素的概率高達85%。

4、紅薯紫薯:警惕黑斑病菌

發芽本身無毒,但營養和水分流失70%以上,如果表皮出現褐色或黑色斑點,說明感染黑斑病菌,產生的毒素可能會導致急性中毒。

如何安全處理發芽的蔬菜?

面對發芽的蔬菜,中老年朋友需要掌握科學的處理方法:

1、培育可食用芽菜的正確方法

對於大蒜、黃豆、綠豆等可食用的發芽蔬菜,建議在15-25℃環境下,用清水浸泡24小時後瀝幹,每天換水2次,3-7天即可收獲新鮮芽菜。

註意保持容器清潔,避免細菌滋生,如果發現異味或粘液,應該立即丟棄。

2、危險發芽蔬菜的識別要點

土豆:一旦發現綠色或紫色芽眼,整個土豆都要丟棄;

花生:發芽伴有任何異味、變色或黴點,立即處理;

板栗:發芽後質地變軟,有異味,堅決不食用;

薯類:發芽同時表皮有黑斑,整個丟棄。

3、儲存預防措施

土豆應該存放在陰涼幹燥處,溫度控制在4-6℃;花生要密封保存,含水量控制在8%以下;板栗冷藏保存不超過1個月。

發芽蔬菜學問大,掌握相關知識太關鍵瞭,既能享受其營養,又能躲開健康風險。能

別小瞧這細微改變,它可是健康路上的有力助推,趕緊行動起來,為健康生活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