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再次成為關註對象?研究發現:常吃西紅柿的人,或能收獲3大好處

張阿姨今年63歲瞭,自從上次體檢發現血壓偏高後,就特別關註飲食健康。前段時間,她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說西紅柿是“天然的降壓藥”,富含番茄紅素和鉀元素,對心血管特別好。從那天開始,張阿姨幾乎天天都要吃西紅柿,早上榨西紅柿汁,中午炒西紅柿雞蛋,晚上喝西紅柿湯。堅持瞭大概3個月後,她驚喜地發現,血壓確實穩定瞭不少,原本經常出現的頭暈癥狀也明顯減輕瞭。上個月去醫院復查,醫生都誇她控制得好,當張阿姨提到自己經常吃西紅柿時,醫生點頭表示:“西紅柿確實好處多多,但要科學食用。”這讓張阿姨心裡更好奇瞭:西紅柿真的有這麼神奇的效果嗎?常吃西紅柿到底能給身體帶來哪些好處?怎樣吃才能發揮最大的健康價值?

01、西紅柿的營養價值,絕非浪得虛名西紅柿被譽為“平民水果之王”確實有其科學依據,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第六版)》權威數據顯示,每100克新鮮西紅柿含維生素C 19毫克、鉀元素179毫克、番茄紅素2.5-3.3毫克,這樣的營養密度在常見蔬果中名列前茅。番茄紅素堪稱西紅柿的“黃金成分”,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證實,番茄紅素的抗氧化能力比維生素E強100倍,比β-胡蘿卜素強2倍,能有效中和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更重要的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番茄紅素,隻能通過食物攝取。西紅柿中的鉀元素含量也相當可觀,中國營養學會數據表明,成人每天的鉀需求量為2000毫克,而一個中等大小的西紅柿(大約150克)就能提供大約13%的日需量,鉀元素對維持心肌正常功能、調節血壓具有關鍵作用。維生素C含量穩定且耐熱是西紅柿的獨特優勢,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專傢指出,西紅柿中的維生素C在80℃加熱30分鐘後,保存率仍然可以達到70%以上,這使得烹飪後的西紅柿依然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02、常吃西紅柿的人,或可收獲3大好處1、穩定血壓,守護心血管健康《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發表的大型研究顯示,每周食用4-6次西紅柿的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比不常吃的人群降低26%。這主要得益於西紅柿的高鉀低鈉特性,鈉鉀比例僅為1:36,遠優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1標準。2、抗氧化延衰老,細胞更年輕權威醫學期刊《自然》刊登的研究證實,番茄紅素能夠顯著延緩細胞衰老進程,使細胞活力提升23.5%。美國癌癥研究所數據表明,每周攝入10份以上番茄制品的人群,前列腺癌風險降低35%,胃癌風險降低28%。日本抗衰老醫學會的試驗顯示,堅持食用富含番茄紅素食物的女性,皮膚膠原蛋白含量比對照組高出18.7%,皺紋深度減少14.3%。3、控重降糖,代謝更健康營養分析顯示,100克西紅柿熱量隻有15千卡,相當於走路3分鐘就能消耗完畢,《糖尿病研究》期刊報告指出,西紅柿的血糖生成指數僅為10,屬於極低升糖食物。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研究發現,餐前食用200克西紅柿的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峰值平均降低13.6%,胰島素敏感性提升11.8%。

03、科學食用西紅柿,方法很重要1、生吃西紅柿,維生素C保留最完整飯前20-30分鐘食用效果最佳,既能開胃又不會影響正餐營養吸收,每次食用1-2個中等大小西紅柿(大約200克)為宜,過量可能會刺激胃酸分泌。選擇表皮光滑、色澤鮮紅、手感微軟的成熟西紅柿,避免青綠色未熟果實,因為含有龍葵堿可能引起不適。生吃能最大程度保留維生素C,每100克可以提供19毫克維生素C,相當於成人日需量的21%。2、熟吃西紅柿,番茄紅素吸收率更佳與適量植物油一起炒,番茄紅素吸收率可以提升3-5倍,推薦用1茶匙橄欖油爆炒或者制作番茄蛋花湯,加熱5-8分鐘即可,溫度控制在80-100℃之間。中小火烹飪既能充分釋放番茄紅素,又不會過度破壞其他營養素,熟吃特別適合需要抗氧化保健的中老年人群。3、榨汁飲用,消化吸收更容易現榨現喝,避免久放氧化,可以添加少量蜂蜜調味但不建議加糖,每天1-2杯(300-400毫升)為宜,分次飲用避免胃酸過多。特別適合消化功能較弱的老年人和咀嚼困難的兒童,但胃潰瘍患者應該飯後飲用。西紅柿雖然是餐桌上的常客,保健價值卻不容小覷,科學適量且長期堅持食用,美味與健康可兼得。 大傢可別小瞧日常飲食對健康的影響,從現在開始,重視食物搭配,合理攝入各類營養,用積極行動為健康築牢防線,擁抱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