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巴士如何接住《醬園弄》帶來的流量

“跟著《醬園弄》去旅行”定制巴士在外觀上做瞭精心設計。(受訪者供圖)

“這條路線簡直是把電影史從教科書裡‘搬’到瞭現實中!坐在車子裡,我們既能欣賞城市風光,還能聽導遊講述上海和影視文化的深厚歷史淵源,老愜意格。”昨天上午,汪女士和閨蜜踏上“跟著《醬園弄》去旅行”主題觀光巴士,沉浸式體驗瞭上海虹口的影視文化魅力。這條為上海國際電影節定制的精品旅遊線路,從上海大廈開往乍浦路醬園弄主題街區、今潮8弄、白玉蘭廣場,以全新方式解鎖城市文化。

作為第2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醬園弄·懸案》從拍攝期間就備受關註,不少市民遊客自發到取景地虹口區乍浦路打卡。如何“接”住影片帶來的流量?虹口區提前佈局,文旅商體展聯動推出一系列活動。電影票根作為“消費通行證”,聯動7大商圈共220傢商戶加入惠民活動。其中,區委宣傳部攜手春秋旅行社定制“跟著《醬園弄·懸案》去旅行”主題雙層觀光巴士,打通瞭“觀影—打卡—消費”的城市風景線。

一輛“行走的電影彩蛋”

“跟著《醬園弄》去旅行”定制巴士外觀設計精心,車身以復古黃綠配色打底,側面海報復刻瞭電影裡“醬園”墻的經典場景,“電影之城”等字樣格外醒目。“這就是‘行走的電影彩蛋’嘛!”汪女士興奮地拉起閨蜜的手,與雙層巴士合影。9點30分發車,這輛巴士變身成移動的“城市光影會客廳”,從上海大廈、外白渡橋,到禮查飯店舊址,途經白玉蘭廣場(觀影點)、勝利電影院(乍浦路醬園弄主題街區)、今潮8弄等眾多文化地標,為遊客帶來瞭不一般的微旅行體驗。

在黃浦路與大名路交界處的中國證券博物館(禮查飯店舊址)邊門,藏著一間寧謐的“上海早晨”閱覽室。室內陳列2000餘冊書籍,涵蓋文博方志、歷史人文及證券金融等主題,被網友冠以外灘“最美閱讀空間”的稱號。“原本是沖著《醬園弄》來虹口轉一轉,沒想到發現瞭那麼多隱秘寶藏。”傢住浦東的黃雪君告訴記者,5歲兒子下午要去興趣班,全傢趁著上午的空閑時間來一趟微旅行。“全程共2個多小時,我們差不多一半時間在車上孵空調。很適合夏天的傢庭出遊,還能讓孩子長長見識。”聽說第2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官方海報取自於“上海早晨”的半圓形門頭,一傢三口立刻與這棟百年老建築合瞭影。

6月13日,“跟著《醬園弄》去旅行”巡遊活動面向社會招募乘客,預約人數超過400人。6月17日首班巴士巡遊對公眾開啟,伴隨專業導遊的講解,讓遊客們感受老上海風情與現代都市的光影交織。“當導遊快20年啦,我是第一次服務影視主題的旅遊線路。”春秋旅遊“金牌導遊”王燕華做足瞭功課。“喜歡走這條線路的遊客大多對電影藝術、城市文化有著濃厚興趣。因此在講解中,我不僅分享《醬園弄》的背景、花絮,還隨著停靠站點的特色介紹白玉蘭‘市花’的由來、今潮8弄的百年建築、《永不消逝的電波》等知識點,點燃他們的好奇心。”

“醬園弄”修舊如舊“蠻有味道”

10點35分,雙層巴士緩緩停靠在海寧路(近乍浦路)站點。2024年1月,近40米長、14米高的“醬園”墻在乍浦路三岔路口實景搭建起來,一度成為上海熱門打卡點,高峰時每天吸引人流量近5萬人次。出於安全考量,電影的外景在2024年6月底悉數拆除;而今取而代之的是長9米、寬5米巨幅電影海報墻。“去年《醬園弄》拍攝時,我們就來過乍浦路;今天一見又變瞭模樣,飲食店都開張啦!”汪女士故地重遊,煥然一新的乍浦路醬園弄主題街區讓她眼前一亮。椿方圓面館、對印茶局、蔣掌櫃排骨年糕、杜哈夫甜品等店鋪相繼入駐,復原瞭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風貌的街區。

“醬園弄”一側,是煥新歸來的勝利電影院。不少人走進影院大廳,跟充滿Art Deco風格的暗紅色售票亭合影。章子怡在電影裡乘坐過的電車變身“勝利咖啡”,銷售人氣最旺的是“醬園拿鐵”特調。在電車狹小的空間裡,咖啡師小夏忙碌地制作著飲品,並向每一位顧客送上“醬園弄”定制貼紙。“‘醬園拿鐵’添加我們自制的黃油黑糖漿,口感稍偏甜膩,受到不少年輕顧客的喜愛。”小夏告訴記者,這兩天申城天氣晴好,到“醬園弄”打卡的遊客絡繹不絕,帶動營業額一路走高。“臨近傍晚的高峰期,一個人真的忙不過來。”

昨天,記者看到不少市民遊客換上長衫、旗袍到這裡拍照打卡,還有演職人員表演快閃並與遊客互動。“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瞭,我天天刷到《醬園弄》的消息。今朝到實地一看,‘修舊如舊’的老街蠻有味道的。”傢住上海徐匯區的徐先生約瞭幾位老同學聚餐,順道來乍浦路打卡。“跟著《醬園弄》去旅行”的下一站恰巧是今潮8弄。在這一片區的八條弄堂裡,分佈著60幢石庫門房子和8幢獨立建築,正逐步建成百年建築與時尚潮流匯聚的文化新地標。

有信心答好文旅商體展聯動考題

巴士巡遊的最後一站回到浦西第一高樓——白玉蘭廣場,這裡的“The Stage白玉蘭觀景臺”引發遊客們強烈興趣。6月16日,《醬園弄·懸案》在白玉蘭廣場舉行映後路演,320米高空的“The Stage”鋪設瞭巨幅電影海報,給影迷帶來震撼的視覺效果。“近幾日天氣晴好,又正逢與上海國際電影節聯動,帶來新的客源。”運營經理Frank說,從傍晚5點半“日落場”到晚上10點的“夜間場”銷售增速明顯。“未來要進一步提升日場的銷量,期待與重大節展、旅遊巴士等多種渠道深度跨界合作。”

“為《醬園弄》定制的巴士線路,原是旅遊9線途經虹口區的一段。我們將追尋紅色印記的足跡與感受光影之城的魅力結合起來,形成瞭新的特色線路。”春秋旅遊副總經理周衛紅認為,微旅遊線路的設計是一道頗具技術含量的選擇題,比如出發地要選擇交通便利的站點,最後一站則定在擁有餐飲、消費場景的綜合性商業地標。“我們不僅希望市民遊客看得多、玩得好,還要吃得暢、買得爽。這需要多個部門、商傢和旅行社打通壁壘,攜手合作。上海重信守諾,銳意創新,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答好這道文旅商體展聯動的考題。”

《醬園弄》把市中心的馬路改造為實景拍攝的電影片場,實屬罕見。用導演陳可辛的話來說,他在上海實現瞭所有電影人不敢做的夢。據悉,在電影節開幕後的兩個月內,虹口還將不間斷舉行主題觀光巴士巡遊及微旅行活動,讓更多遊客進一步瞭解虹口區歷史文化及文旅消費新場景。“虹口是《醬園弄》拍攝取景地,我們以此為引,將周邊的紅色文化、電影藝術、名人街區串聯起來。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一系列活動不僅給觀眾帶來獨特的觀影體驗,還牽起瞭線下商業消費的增長曲線,為區域發展註入新活力。”虹口區宣傳部副部長劉長寧說。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