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唯一逆天改命的國傢,擺脫“拉美陷阱”成最富存在

說起拉美國傢,大多熟悉套路:礦產多,債務重,換屆頻,幹到一半就停擺。可就在這片麻煩地帶,有個國傢一條道走到瞭頭,自己把出口修出來瞭。

智利,用一條長得離譜的國土,在南美活成瞭“最富”國傢。2010年,它成為拉美第一個加入OECD的國傢;2014年,人均GDP超過1.4萬美元;2023年,自貿協定簽瞭28份,覆蓋全球GDP的86%。

這個國傢沒有資源詛咒,也沒被中等收入困住,它躲開瞭整個拉美都沒能躲開的陷阱。

銅礦工人開跑車,可不是靠漲工資

2012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數據:智利人均GDP達到15410美元,購買力平價口徑更是沖到18419美元。這組數字沒啥花頭,但意義很硬:這是拉美唯一一個跨入高收入門檻的國傢。

2013年,《經濟透視》實地調查瞭智利北部安托法加斯塔礦區。調查人員發現,當地礦工人均年薪達9.2萬美元,連卡車司機都能拿到8萬美元。

一個工人能掙這麼多?真不是靠老板良心,是靠系統運營。

智利政府不靠賣礦石發紅包,它搞瞭套“穩定基金機制”:礦賣得貴,就把多賺的錢存進基金,國際銅價一降,就從基金裡貼財政。

這個制度是2001年正式確立的,叫做結構性財政盈餘規則,簡單說就是財政開支必須基於銅價長期平均值,而不是按當年行情揮霍。

有錢的時候不亂花,沒錢的時候不砍保底。這條規則讓智利政府保持瞭一項紀錄:財政赤字長期低於1%,經濟增速卻在3%以上。

同時,政府建立瞭專門的礦業稅收入再分配機制,規定10%的礦產稅必須流向中小企業融資和研發支持基金,用來養活不靠礦吃飯的產業。

這筆錢不是撒,而是引導。你做出口型加工,有稅收退返;你做本地制造,有貸款扶持;你雇本地人,有社保返補。

這種財政設計背後,智利解決瞭一個老大難問題:礦多但產業不空心,出口多但不靠單一產品。

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場面:礦區城市奔馳滿街跑,卡車司機領年薪,普通工人能在銀行申請房貸。

政府換瞭十撥,制度一根線都沒動過

智利人對穩定有種執念。不是因為他們保守,而是因為他們曾被動蕩傷過。

1980年代中期,智利開始建立結構性財政框架,隨後逐步確立養老金私有賬戶制度、公立+私立雙軌醫療制度、勞動力準入與再就業培訓機制。

這些制度像地基,政府換得再勤,樓也不會塌。

智利養老金從1990年起全面私有化。所有職工工資中的10%必須存入個人賬戶,由私營基金公司管理。國傢不管怎麼換人,這筆錢誰也不能挪用。

醫療制度采取“基礎全民、公立兜底、私立補位”的架構。你沒錢,看公立醫院不收費;你想更快更好,付點錢看私立。

這種制度設計,保證瞭資源的基本公平,也給中產留瞭選擇空間。老百姓不擔心換瞭政府就換政策,企業不擔心換瞭總統就換稅收。

2006年後,智利進一步確立瞭預算公開機制。財政部每年公佈結構性盈餘、赤字、政府債務、再分配比例,全程受國會審計。

智利連續多年進入全球清廉指數前20,是整個拉美唯一常駐前列的國傢。

在拉美,你想招商,就得有人敢來;你想融資,就得有人信你賬本。

智利賬本可信的底氣,就是從這套制度中來的。

到2010年,智利成為拉美第一個加入OECD的國傢。經合組織不是隨便誰都能進的,它是發達國傢的“數據俱樂部”,標準要求極嚴。

這一年,智利站到瞭“高收入國傢”門口,靠的是制度路徑,走的是技術軌道。

別人關門防水,它開門裝貨櫃

在拉美,搞貿易像談戀愛,心情好就開放,情緒差就關稅加碼。智利不搞這套,它認準一件事:地理沒法選,但貿易能佈局。

2006年,智利成為西半球第一個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傢。當時智利經濟規模不大,人口不過1700萬,可談判團隊反復強調:中國是“戰略市場”,要做就做長期生意。

結果證明,眼光極準。到2023年,中國連續10年是智利最大貿易夥伴,出口占比超35%。

智利出口的紅酒、三文魚、漿果、紙漿,在中國年年有增量。中國進口量越大,智利的產業結構越細。

這還隻是其中一條線。

截至2023年,智利共與64個經濟體簽署28個自貿協定,覆蓋全球GDP的86.3%。換句話說,地球上大多數錢包,它都有通道。

這麼做的邏輯很簡單:智利自己消費不起太多,隻能靠別人市場來喂自己產業。

這也意味著,它每談成一份協定,就等於多造一批貨,就能多養一波工廠。

這套思路打破瞭拉美“靠內需自循環”的政策陷阱。

別人關門說“我們自己幹”,智利開門說“我能供”。結果是,別人越來越窮,它越供越富。

這種增長方式有一個關鍵要素:政策穩定,執行到位。協定不是談完就算,而是每一年評估、每一批執行、每一傢企業都能落地。

政府不搞大包大攬,不靠補貼堆GDP,靠的是市場規則和制度穩定。

所以智利能逆天改命,不是因為它有銅,而是因為它敢開門、能守賬、有制度。

參考資料: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傢,智利的獨一無二之處.九派新聞.2023-10-20

經濟透視:從礦工買跑車看智利發展.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3-10-18

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經驗.中國發展門戶網.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