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古浪縣黃羊川鎮的田間地頭綠意湧動,成片的露地蔬菜舒展枝葉,村民們穿梭於菜壟間躬身勞作。在石門山村蔬菜種植基地,村民們正熟練地為娃娃菜放苗、間苗,多餘的幼苗被精準剔除,留下壯苗紮根土壤。

放苗、間苗
“科學管護從苗期就要抓細。”村民李永萍抹去額角的汗水說道,“6月初種下的菜苗,這幾天集中放苗、間苗,今天收尾後轉入除草階段。”
黃羊川鎮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從篩選壯苗到覆土保墑,手把手傳授標準化操作。通過查苗補種、合理密植等精細化措施,原本粗疏的田間管理被科學種植取代。這種轉變不僅降低瞭後期管護成本,更為作物生長騰出合理空間,蔬菜品質與產量同步提升。做好前期管護不僅可以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也能增強蔬菜的抗病能力,為蔬菜豐收提供保障。

娃娃菜
黃羊川鎮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原夏菜產業。今年,黃羊川鎮高原夏菜種植面積達0.655萬畝,其中娃娃菜3315畝、萵筍1617畝、水果芹菜350畝、菜花302畝,形成以娃娃菜、萵筍為“穩定器”,水果芹菜、菜花等特色品種為“增長極”的多元化種植體系。在種植、管護、采收等各環節,為周邊群眾提供瞭大量務工崗位,實現就近就業增收。村民在田間勞作的同時,既能獲得土地流轉收益,又能賺取務工報酬,拓寬瞭增收渠道。
通過政策扶持、典型帶動、技術跟蹤服務等措施,黃羊川鎮引導農戶連片種植,推動高原夏菜產業向科學管理、綠色高效方向發展。通過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種植,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促進農業增效。隨著科學種植理念深入實施,高原夏菜產業效益持續釋放,成為激活鄉村經濟的重要引擎。如今,高原夏菜產業正帶動更多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走出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共贏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實習記者:朱淑珍
來源:古浪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