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2日上午7時,6000餘名參賽選手從雲南墨江的太陽廣場前奔湧而出——2025普洱墨江半程馬拉松(以下簡稱“紫馬”)正式開跑!
2025“紫馬”以“紫韻雙生 奔跑墨江”為主題,是普洱墨江半程馬拉松首次辦賽,分為半程馬拉松和健康跑兩個項目。


楊定宏和張開琴分別獲半程馬拉松男、女子冠軍。

在綿綿細雨中,終點線處迎來瞭一個格外動人的瞬間:並肩奔跑的張開琴和朱仁學夫婦,步伐堅定,一同越過終點線。朱仁學用手機直播,記錄下瞭張開琴的跑馬過程。
“拿到冠軍我很開心,有他陪在身邊,給瞭我很大動力。我們用直播的方式,記錄下瞭這次經歷,也讓感興趣的跑友們瞭解到我們是怎樣跑馬拉松的。墨江是個特別的地方,觀眾們很熱情,氛圍非常好!”結束比賽後,張開琴夫婦打算去墨江國際雙胞文化園品嘗雙胞胎水。
“特別”,是參賽選手提到“紫馬”時用得最多的形容詞。
“紫馬”因何而特別?
墨江是中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北回歸線穿城而過,這裡被譽為“雙生之城”,雙胞胎出生比例達8.7‰,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35倍。

紫色,在賽道全程隨處可見,是賽事最亮眼的視覺標簽。起跑時,拱門旁邊的大樓頂升起紫色彩煙;在4公裡處的月亮廣場,紫色賽道十分醒目。除此之外,還有紫色綠化帶、紫色停車位、紫色參賽服......滿眼的紫色,是“紫馬”的專屬浪漫。

“紫馬”將賽道與北回歸線的天文奇觀結合,讓賽道成為流動的文化長廊,選手們在競技中體驗墨江文化。比賽前日正值夏至日,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動,參賽選手們在2-3公裡處穿越北回歸線,在賽道1-2公裡、4-5公裡處沿著北回歸線而跑,一起體驗“追太陽”的樂趣。參賽選手王傑說:“在奔跑時我印象最深的是穿越瞭北回歸線,非常有儀式感。”


墨江作為“雙胞之傢”,還將雙生文化的獨特魅力融入“紫馬”。本屆比賽共有24對雙胞胎選手參賽,賽道5公裡處設有雙胞井模型,賽道補給水為雙胞胎井水。賽場外,雙胞胎萌娃啦啦隊、雙胞胎演員、雙胞胎吉祥物也讓人目不暇接。
賽道全程設置多個氛圍點,特色節目表演與活力啦啦隊用最熾熱的民俗風情、最動人的雙生故事,為參賽選手打造奔跑盛宴。
來自昆明的李女士表示,“紫馬”是她跑過的最獨特的馬拉松:“我不僅順利完成瞭比賽,還通過這兩天的活動,愛上瞭墨江這座城市。‘紫馬’首次辦賽就能給我們帶來這樣的參賽體驗,很棒!”
“紫馬”,不止跑馬
在馬拉松比賽前後,墨江為參賽選手們準備瞭豐富多彩的活動。

在終點線之外,墨江人民用帶著滿滿祝福的“黑粉”迎接參賽選手,將“黑粉”抹在選手臉上,這便是“抹臉黑”。“抹臉黑”在墨江一帶尤為盛行。按照習俗,人們用鍋底灰、炭粉或特制植物顏料互相塗抹,被抹得越黑,意味著得到的祝福越多。



開賽前一天,從北回歸線標志園的哈尼取火臺到運動場,盛大的取火儀式、傳火儀式和篝火晚會讓參賽選手們深度體驗瞭一次哈尼風情。
6月21日-22日,在雙龍燒烤城,“雲南村烤”等待著每一位參賽選手。在露天集市裡,各種新鮮時蔬、肉類、特色涼拌等應有盡有,參賽選手們穿梭流連於攤位間,盡情挑選自己心儀的食材,帶到燒烤店內加工烤制,體驗獨特的“量販式燒烤”。



夏至日當天下午,太陽廣場上舉行瞭盛大的哈尼長街宴,遊客們共享墨江的哈尼族特色美食,感受來自墨江人民的熱情。長街宴將飲食、祭祀和人情世故融匯貫通,形成推動民族團結進步、薪火相傳的文化習俗,在民族發展中源遠流長。


參賽選手還可憑參賽號碼佈或電子憑證,免費遊覽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墨江文廟、墨江國際雙胞文化園等景區。
墨江以“紫馬”賽事舉辦為契機,精心佈局文旅、美食、文創、娛樂等多元消費業態,豐富賽事周邊產品,推動體育賽事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
當最後一位參賽選手跨過終點線,墨江用它的熱情包裹住每個疲憊的身影。走進墨江,跑一場“紫馬”,感受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在這裡,每個人都是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