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喂”出高產田 農機“跑”出省力路

盛夏時節,古浪縣永豐灘鎮新河村的玉米種植基地裡,村民們正有序開展除草作業,翠綠的玉米植株在黑色滴灌帶的精準滋養下茁壯生長。得益於高標準農田建設,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等技術的推廣應用,讓這片土地煥發出科技種田的新活力。

除草

田間地頭,滴灌系統沿著田壟延伸,將水肥直接輸送至玉米根部,農戶根據作物不同生長階段調整灌溉方案,既節約資源又提升效率。種植戶張發得蹲下查看作物長勢時表示:“今年種瞭500畝玉米,水肥一體化操作方便,灌溉系統一開就能完成作業。播種用機械,收割也是機械化,省時又省力。”

專業化農技服務為穩產增產提供保障。古浪縣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針對不同地塊土壤特性及作物長勢,為農戶制定個性化管護方案。技術人員通過現場示范、通俗講解等方式,指導農戶掌握科學間苗、合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確保技術措施精準落地。在玉米生長關鍵期,農技團隊加強田間巡查,及時解決農戶遇到的種植難題。

玉米種植基地

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業現代化築牢根基。古浪縣通過整合土地資源、完善水利設施,截至2024年,建成高標準農田80.59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55%,同步建成調蓄水池318座,鋪設供水管網及輸水渠道3907公裡,形成高效節水灌溉網絡。

政策支持體系持續釋放農業活力。古浪縣通過技術培訓、農機推廣、產銷對接等服務體系,幫助農戶提升種植管理水平;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推動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建立常態化培訓機制,促進現代農業技術普及應用。如今,科學種田理念深入人心,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社會化服務的協同發展,有效提升瞭農業生產效率。

現代農業發展效益持續顯現。高標準農田內作物畝產顯著提升,節水灌溉技術促進資源高效利用,機械化作業大幅降低勞動強度……古浪縣糧食產量連續多年保持在24萬噸以上。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科技創新與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正為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實習記者:朱淑珍

來源:古浪縣融媒體中心